中原焦点团队 杜冰冰焦点初15期坚持分享第443天 2020年6月30日
如何让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初中生开窍?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从以下6个方面来谈谈:
1.改变对学习的认知。
学习分为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狭义的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总之,学习就是学习者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努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把信息和经验转化成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终身过程。目前,对于学习,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良趋势:我们往往固化了学习的含义,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学习;我们往往重视坐而论道式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者的经历和体验。学生之所以对考试无动于衷,不爱学习,也许是我们狭隘了对学习的认识。
2.用梦想给学生赋能。
梦想是人内心的渴望,心怀梦想的人会了然生命的意义,也会对生活抱有热情,赋予自己做的事情以意义。可以跟学生聊聊梦想,引发他们对自己梦想的思考。学生一旦确立了自己的梦想,就会把自己的行动和梦想联系起来,把学习和梦想联系起来,激发学习动力。
3.引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
如果说梦想是人生的动力系统,那目标就是压力系统。人生光有梦想还不够,还需要制订目标来保证梦想不落空。可以引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当学习的小目标一个一个实现时,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动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学生如果有了学习动力,就会爱上学习。现代管理学中将动力分为三类: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考取好成绩时,可以给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如果能获得精神享受和满足感,能够体会到学习中的愉悦感,也能成为推动他们学习的强力剂。至于信息动力,可以让学生多跟外界交流,跟同学朋友、家人等交流。如果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知道的很多,这些通过学习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他们的谈资,可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也会成为他们爱上学习的动力。
5.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些是学习不得法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也能减少他们对学习的畏难情绪。
6.以同伴间的竞赛促进学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孩子有影响力的人是不一样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对他们有影响力的人主要是同伴或者偶像。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组成学习小组,在学生之间形成“比学赶帮”的场面,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孩子是否喜欢学习不仅仅受自身影响,还受周围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转载郑老师的分享,希望对我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三人行必有上我师,感谢各位老师的陪伴与支持!努力前行,遇见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