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一天天的伺候好小的,伺候老的,就可我一个人累,我上辈子欠你们的。”在我很小有记忆的时候,每天妈妈做饭几乎都会抱怨,吃饭的时候我们很少有欢声笑语,都怕触动了妈妈哪个神经而激怒她,再把我们骂一顿。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妈妈活的一点不开心,虽然我不知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去解决,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装的懂事些,让妈妈少骂我。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不能活的像妈妈一样。

我结婚后还好些,我们夫妻两人一起做饭洗碗,没有发生做饭在生气中度过的现象。自从有了孩子后,每当耐心快被儿子磨没了的时候,我就处于怒火迸发的边缘,但是我每每都会想到不能重复妈妈的生活,也不想让孩子变成第二个我,从小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朋友推荐的《非暴力沟通》走入了我的视野,犹如雪中送炭。我发现我妈妈大半辈子都是活在个人成长的最初阶段,情感的奴隶。如果能早点读到这本书,希望我妈妈能早一日从情感的奴隶走到生活的主人阶段,这也不至于她有那么多日日夜夜在不开心中度过。

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非暴力沟通》书中介绍了大多数人的个人成长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此时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负担。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意识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可能会无动于衷,态度显得生硬。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我们乐于互助,我么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货惭愧。

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也关心他人。

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01你身边也许就有那么几个情感的奴隶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身边有好多人处于这个阶段,其中有一位快退休的李阿姨,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尽二十年,我一直以为她特别喜欢这份工作。就在我特别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找什么样工作的时候,我找到李阿姨咨询她的意见。

“李阿姨,我打算找工作了,但是一直在想找一份长久做下去的工作,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有什么建议啊,我这份工作纯属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做的,多少年了我一点点也不喜欢这个公司和工作,每天早晨醒来都犹豫着是不是要辞职,这一犹豫二十年过去了,马上要退休了。”

“那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工作啊?”

“从刚入职开始,为了迎合大家,有谁工作上需要帮助,找到我,无论多忙我都会帮助对方。慢慢的我就成为了工作中的老好人。而周围的人也不会理解我的境遇,凡事都来找我。这老好人一做就是二十年。其实我自己活得很憋屈,我一直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她的回答太让我震惊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二十年,这得有多大的忍耐力。那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来安慰她,但是第一想法不喜欢的话,应该辞职换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她其实和我妈妈一样的状态,李阿姨是被工作束缚的情感奴隶,我妈妈是生活中的情感奴隶。两个人都不开心,而都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继续深陷其中。

你觉得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也是我们造就了它。

如果李阿姨能早点和同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委曲求全的过了二十年。原本可以早早的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既然选择继续在这里工作了,也知道自己不会辞职,早一点转变心态,表达心声,从情感奴隶中解脱出来,是不是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呢。

改变从自己开始是最快的,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一直期待别人先做出改变。

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02面目可憎伤人伤己

我曾经认识一个同事小黄,刚入职的时候,特别积极乐观,对大家也是有求必应。和几个小姐妹也相处的很好,有事没事的聚聚餐。有一天其中一个小姐妹和她说,今天有急事要按时下班,能不能帮她做一份资料,她慷慨地答应了。第二天她在洗手间上厕所,无意间听到几个小姐妹聊天说:

“昨天生日聚会,没邀请小黄还瞒内疚的。”

“内疚什么啊,邀请她只会影响气氛,把她留着办公室帮忙做事不是两全其美吗?”

人与人是相互依存的,损人无法做到真正利己。

小黄没有当场揭穿她们,但是自此她变了,无论谁求她帮忙都无动于衷,永远是那句:“这是你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人之初,性本善,异化的沟通方式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彼此心中的爱。

她这样一概而论的态度,得罪了不少同事,后来她在公司被挤兑得待不下去辞职了。如果是谁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是愤怒的,但是最后变得对谁都采用同样强硬的态度,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她想要做出改变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一不小心从情感的努力转变成了面目可憎,但至少她想改变现状,不会像李阿姨一样活在痛苦的世界。

语言是一扇窗,如果我们把它堵死了,不仅你透不过气来,别人也透不过气。

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03变成“生活的主人”

去年在地铁上偶遇了小黄。

她说:“她现在是某家公司的采购部经理。”

“之前和你要好的那个小姐妹还是老样子,每天混混日子,都没你混的好。”

小黄羞愧地笑着说:“其实在之前我后来变得比较冷漠的状态,是我心中一根刺。想想真不该那么做,有不开心就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我为什么生气,我希望他们以后怎么做就好了。就那么生闷气,而且对大家采用一刀切的态度,伤人伤己。但是也感谢这段经历,让我成熟了。”

“那你在新公司有遇到过之前的类似的事情吗?”

“有的啊,但是我会分情况,如果确实是对方完成不了的,我会帮忙。再者就是,我有不满会实事求是地表达出来,开诚布公地说出我的感受,大家反而不会觉得尴尬,彼此能相处的更加融洽。”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

听到她的近况我真的由衷高兴。无论之前她做了什么,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样,但是她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那个乐于助人的小黄。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种是像李阿姨一样一直是情感的奴隶,一种像小黄一样虽然经历了从情感的奴隶转变成面目可憎,但是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成功的变成了“生活的主人”。不清楚小黄有没有看过或者上过“非暴力沟通的课程”,但是我觉得她是一个典型的运用者。

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在看完非暴力沟通,我和妈妈做了一次彻夜的沟通。我把非暴力沟通的办法讲给妈妈,告诉她,我希望她幸福快乐,她是我在这个世上最在乎的人之一。我们按照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定下了计划,希望能做出改变,余生不仅为自己而活,而且越活越开心。

“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就拿我妈妈做辅食烦躁生气来举例。

观察:清晰地表达观察的结果,注意区分和评论之间的关系。

上周除了周末两天,其他五天都是我在准备外孙的辅食。

感受:清晰地表达感受,注意区分和想法之间的关系

本周我在为做什么而感到焦虑。

需求:是感受的来源

我感觉做辅食你们作为父母的要参与进来,因为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分担做辅食的重任。

请求:提出具体的要求,注意区分和命令之间的关系。

以后一三五七你们来做辅食,二四六我来做,同时你们制定好相应的食谱。

我和老公回答妈妈说:好的,我们以后会在上一周的周日定好菜谱贴到冰箱上面,同时我们负责一三五七的辅食。

就这样我们很轻松地处理了孩子辅食的问题。如果这在以前,我妈妈肯定不会主动提出来,而是自己生闷气,然后再没事发火。那样她也不开心,我们也担惊受怕的。利用非暴力沟通,我和妈妈都学会了表达自己,更加关心爱护彼此,生活中也多了些情趣。有时我对妈妈开玩笑说:“妈妈现在的口才,可以去说相声了。”

越是能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见别人的声音。

带你走出情感的奴隶,步入生活的主人

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小事组成的,如果每件事情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心生不满,那么终有一天不满会超出你的容量,让你日日处于愠怒的状态,与人与己都是一种伤害,何不敞开心扉,说着自己的真实感受,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让别人知道如何积极的配合呢。

文章作者简介:苒藜,用文字记录生活,愿你我共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