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为你读诗七夕诗会暨第44期河南诗歌节

2016年为你读诗七夕诗会暨第44期河南诗歌节

玫瑰,爱的物语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花语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七夕,有着很多美好的传说和作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不用再看了,一句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下来成为今天我们这个七夕。

       让我们来一场七夕诗会,写、读、唱、诵,尽情表演吧,带着你的小伙伴,带着你的表白对象,郑州茶库文创产业园,8月4日周四晚,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你读诗   中原自媒体联盟   主办

西厢文创 天尧文化  河南诗歌节组委会 郑青文创公社 联合协办

自媒体 茶客汇、墨香阁、郑在写诗 全程策划

郑州茶库文创产业园 承办

第44期西厢诗会

主题:七夕相关诗歌散文

时间:8月4日周四晚上8点-10点

地点:郑州茶库思想汇

东风路政七街交叉口郑州茶库文创产业园思想汇

活动流程:

1.落座奉茶:由专业茶艺师奉茶,体验茶诗融合。

2.朗诵经典:根据七夕主题,朗诵七夕相关作品。

3.原创驾到:征集与朗诵主题相关诗人的原创作品,集中朗诵。

4.品评时间:探讨主题相关诗人及作品,学中进步。

5.合影留念:与会者合影留念,留住美好时光。

公益活动,免费参加,限额30人。

请评论区报名后,直接准时到达,恕不逐一通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