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必须放弃做一个老好人!@大申


前几天,我坐地铁发现了一个有点小灵异的事儿,我旁边坐一个小伙儿,他总是坐立不安的。一直在四目圆睁,又像是正在看空气,你知道吗?就好像在寻找什么。就看得我心里毛毛的呀。终于,在地铁开了两站之后,上来一个50岁左右的大叔。他慌忙地就把那个大叔拉过来了,完成了一次强行的让座。这大叔瞬间有点懵,但看着这个小伙渴望的小眼神还是夸张了一句『小伙挺好』!得到夸奖之后,这个小伙儿仿佛灵魂都得到了升华,脸色也是瞬间阴转晴。除了非常强烈的兴奋,甚至有那么一丝丝的病态!其实我发现这种好人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不知道大家自己或者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好人,就是他基本不会拒绝别人任何的帮助请求,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同学同事,哪怕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也要帮助别人。就为了维持自己这种好人的人少。比如说一个办公室里有很多很多同事都会让你去帮忙带个早饭,每天早晨,他就算要迟到了,还要走街串巷地帮他们买早饭。而针对这个现象,社会学研究显示,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都特别的在意自己是不是个好人,是不是别人口中的好人,尤其对于陌生人道德上的认同,表现出强烈的反应。但一旦有人反驳或质疑我们这个好人的人士,或者说自我认定,比如,你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好人好事,但凡别人说出来,这是没多大意思,我们立刻就会变成愤怒和焦虑的情绪,甚至直接会栅门,而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捍卫我们这个好人的人手。比如强行给老人让座,用键盘在网上批判,一些负面的新闻,一次又一次无私地为同事分担工作;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好人的人设会阻止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呢?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对于好人的定义是片面和狭隘的?如果我告诉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必须放弃这个好人的人设呢?

下面我就用脑科学上已经验证的研究去解释这个观点。我们首先要知道,大脑是非常懒的,都会本能地排斥一些复杂的脑力劳动,他特别喜欢让自己处于那种省电的模式。所以呢,他会让大部分的信息啊。去走捷径处理,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的思维过程是发生在我们主观意识之外,他有可能是纯无意识的,也有可能是介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这个就是有限理性这个概念的前提,这个观点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并完善的观点,他提出啊,我们的大脑储存空间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大脑会靠走捷径来完成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我们的心跳,呼吸,繁殖,本能等等,都是由爬行脑来完成的。那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脑,就小到虫子,大到鲸鱼,就这种虫鱼,鸟兽,包括我们人类啊,他都有这个部分。这个脑他自己干活,你控制不了,当然她也不搭理你。扯远了,西蒙在有限理性地提出啊,就在这么一个眨眼的瞬间,大概会有1100万左右的信息融入你的大脑,但是其中只有40个信息会被我们的大脑有意识的处理。40:1100万呢?而我们举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你有没有这种情况,你在翻箱倒柜地找某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怎么也找不到,但是扭头又发现他就在桌子上。但是你可以发誓,我刚刚明明走过桌子边上,他真的不在那儿;还有就是你早晨起来的时候,你们满地儿都去找手机啊。最后发现手机就在自己手里握着,可是你完全想不起来我什么时候把手机握在手里了。还有就是,你这一天的工作特别的累,然后下班开车回家,直到你掏出了钥匙打开家门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开车的经过,这一路上是怎么开回来的,好像这个记忆直接被抹除了,就好像大脑被托管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这个就是有限理性里面的有限部分!

这个和你开头讲的好人人设有半毛钱关系啊?别着急,重点来了,基于有限理性这么一个概念,社会学家巴泽曼提出了以无限道德这么一个概念,用来解释人们为了获得道德上的认同而产生的无意识行为。他在一次公开演讲当中提出了两类无意识的行为:第一类,无意识偏见,他们总结了几百万份的调查报告,发现美国白人会下意识地把白人很美好。联系起来,而把黑人好坏联系起来,比如说,天使是白色的。魔就是黑色的,婚纱是白色的,丧葬服务却是黑色的,而很多参与调查的白人,他主观上是没有种族歧视的,靠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和主观就恰恰相反。另一类。无意识冲突有一个很普通的生活场景,就是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认为销售的几句奉承或者一点小礼物会决定我们最后够不够买他的东西,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常常在得到了几句赞美的话或者得到了一点小礼物就会上头瞬间就会决定我刷卡购买它。但是刷完卡之后我就后悔了,因为大脑会无意识地收集证据来说服自己去支持人家销售的观点,这会就是。买他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会因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而犯错,甚至会伤害到自己或者伤害他人,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往往会。拒绝承认是我们的错误,不断地去为自己辩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情期间啊那些隐藏行踪,无视规则的人,或者不配合防疫工作无理取闹的人,哪怕最后被谴责,他眼神表现出非常强势的一面。他们真的不觉得自己错了吗?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这是大脑自动完成的,它是对你好人的人设,一种自我保。

就这些人认为我是个好人,我不可能犯这样错误,要错是你们规范的错误,这里面的防疫工作有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因为大脑知道承认错误会带来一系列的情绪,比如懊恼,自责,愤怒,他们是很伤身体的,所以大脑会堵洁净去处理这些事情,那这个决定就是--推卸责任。所以,有限道德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在道德决策的时候起到的作用。很小,我们忽略了。我是好人的这个自我认定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无意识行为。我很努力地捍卫自己好人的人设,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利益。我们会本能地推开一切反驳他的事,以至于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学习改正。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比如说你想做好孩子的教育,毕竟会买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看一些专家的讲座去不断地学习。就是啊,不可能去想着,我去买本书,去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人。所以有线道德这个概念就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些建议。比如我们扔掉好人的人生,就像老子讲道的道法自然。再比如啊。我们把好人设定成一个更高的标准。比如说善良,在善良的一个人啊,他也会犯错,但是他会从错误中不断地反省和解决问题,甚至会为此付出代价,慢慢地,那我们就会善于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错误,也不需要别人再去提醒了。这让我想到了曾子曾经说过的,每日必三省吾身,也许,这个改变的过程。有些尴尬,或者说有些不舒适甚至有些痛苦,但慢慢你会发现,就像我们学习或者改进我们的内心一样,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好了,本期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下次分享,我们再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