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气愤的一个反面教材

今晚因为回老家看看大哥的玉米收得怎么样了,就在下班后立即给家人做饭,然后家里人吃过后就骑着电动车,我们一起回老家。

正走着,快到家门口丁字路口时,迎面碰见老公公,他说,停电了,就走出来了。自从老公公退休后一直在老家生活,对于这样的停电不知道习惯不?或许没有习惯。

好在后来的不大会儿,也就是十多分钟工夫就来电了,公公才没有焦虑不安。

接着,我们就走进了大哥家,看见大哥正在院落拢玉米,家里人就开始帮助大哥一起拢起了玉米。晒得半干的玉米,发出轰隆隆响声的玉米,被工具堆成一堆堆的,在人力的作用下往一块儿聚拢起来,大约二十多分钟工夫就干完了。

其间,我与侄媳妇儿,小孙女一起在沙发上玩儿,连同旁院一个嫂子邻居,说会儿话,她诉了委屈。

恰巧,侄媳妇儿也在跟前,借着她说的话茬儿,我就说,给婆婆怨气再深,该说就说,当面说,不能够打骂婆婆,否则这就是不孝敬,也叫没教养。


听与小孙女一起玩的这个小女孩儿说,打婆婆时她闺女还在身边,这个小女孩儿就是这个旁院嫂子的亲孙女,也是这个打骂婆婆的女人的亲闺女。连闺女都不避讳了,公然打骂婆婆,还是个人么?就不怕闺女有样学样么?这个媳妇儿也太那个啦。

如果今天我不听到挨媳妇儿打的邻居嫂子亲自对我说这些,如果不是侄媳妇儿点头承认这事的真实性,我还真的不知道,天底下现在居然还有这么不讲理的儿媳妇儿哩。

这得是婆婆做了多大的错事,换来儿媳妇能够上前打骂婆婆啊。婆婆做错事了么?

平常听人说,她婆婆是最能干的了,那么多人的田地,都是她婆婆公公干,公公也得了脑梗,有点痴呆,用嫂子的话说,傻了!全家都靠这个能干的婆婆干活,几个儿子也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地里活儿基本婆婆累死累活干完,怎么就这还找事啊?难道她这个儿媳的心是黑的,冷血的动物还是咋的?

这时候,我就想:人性哪,真不是他娘的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善良的东西。最最复杂的也是人心,人心不古,有伤风化。民风不淳朴,村干部的作用何在啊?有点讽刺吧。

电视上那么多的好书记,好干部,咋没有一个在这个村里?如果有一个在此该有多好啊,可以好好的整治整治民风啊。

你看,都现在这个年代了,居然还存在打骂婆婆的反面教材哩,还不趁机抓个典型让大家看一看谁家的闺女这么有伤风化,有辱斯文,不得借机学习学习新时代怎样对待婆婆公公吗?


有事说事儿,没事不要找事儿。

别动不动打婆婆,骂婆婆。想一想,当着自家闺女面,也不嫌丢人,万一走娘家时闺女再把她妈妈打骂奶奶的事情学给姥姥家的人听,可不就是丢人丢到她姥姥家去了吧。这可是当着闺女面教她将来如何打骂婆婆的啊。跟着这样的娘能学好吗?

这样的娘能教育出来个啥好样的孩子来?不毁了两代人的三观才怪里。

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不知道咋这么火气大?难道是我该当婆婆了?还是心里对能干的邻居嫂子的遭遇产生了莫大的同情?因为她老公得了脑梗,痴呆?还是因为她当牛做马的为家里累死累活的干活促使我产生了怜悯之心?或许都有。

我一时说不清楚,反正觉得她家儿媳妇儿太过分!不知道侄媳妇儿听了我这样说,对我有没有看法?管她呢!爱有没有。

本来,我准备与侄媳妇儿谈谈上次她与亲大嫂子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索性就用这件别人的事就地取材,无声地教育下她,也算没有白白浪费这个亲自听来的资源吧。

至少,我用别人的事例说,无论再大的矛盾,都要好好说,不能够打骂婆婆。这个观点,侄媳妇儿当时还是认可的。

侄媳妇儿应该能够看出来,我对别人打骂婆婆这件事儿十分反感。

后来,侄媳妇儿说,婶儿 ,我看你对俺奶说话都可好云云。

我再一次告诉侄媳妇儿,有事说事儿,不能够粗暴对待公婆。

她点点头,我当她是认同。

今天用那件气愤的反面教材启发侄媳妇儿,目的是想她与大嫂缓和一下关系。因为前段时间,她俩闹了一次不愉快,仅此而已。

今天听见侄媳妇认同别人打骂婆婆不妥,我趁机也向她表明了观点。她应该能够懂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