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国作家, 诺瓦.戈尔茨坦, 史蒂夫.马丁和罗伯特.西奥迪尼在”说服”这本书中用60个章节向读者阐述了”说服”存在于几乎所有领域, 良好的说服力, 可以有效改善亲子关系, 改善家庭成员关系, 提高客户转换率, 升职加薪等等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透过这60个章节, 背后的逻辑其实我们在很多其他书中也察觉出来, 说服力其实就是影响对方心智的能力. 通过对人性的理解, 顺应人性, 有友善的态度去尝试说服对方, 达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从事销售工作, 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天性是懒的, 尽量简化客户的决策过程, 不要给客户过多选择. 尝试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审视产品, 了解对方真实的需求.
说服这本书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一本教授人们如何去打造自己形象的一本书. 第24章保持产品与消费者价值及行为模式的一致性以及57章保持情绪稳定. 这两个章节想表达的其实是如何给自己的行为设立边界的问题. 产品如人, 一样有着形象, 可以是粗鄙的, 可以是优雅的, 可以是简约的, 也可以是奢华的. 如何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产品形象, 取决于产品设计者自身的修养.
按照我的理解, 产品形象和性能的稳定是第一位的. 人无信则不立, 更何况服务与客户的产品呢? 一眼不合, 就会被抛弃, 我们一生能有几次试错? 设立边界, 无论是那种产品都需要做品控.
占领客户心智的终极大法是获得信任, 除了产品的稳定和一致性之外. 我们需要去了解万物运行背后的逻辑. 如果说前面我们在谈术, 那么我们还需要站在道的高度去审视我们和客户的关系. 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产品最终是为了满足某项需求而提供的服务, 要多问问自己, 我们提供的服务满足的是真需还是伪需? 这种需求会不会动态变化? 比如外语学习就可以细分为很多类, 有的为了考试, 有的为了商务谈判, 有的为了留学, 有的为了探亲访友, 有的为了旅游, 有的纯粹是为了学而学. 如果是为了高考提分, 那么高一高二和高三的教学方法就不能相同, 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显然在时间上有明显优势, 而高三学生则需要根据基础不同采用不同的冲刺方法. 所以, 高三学生显然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 那么贴身打造的冲刺课程, 必然也会在价格上与高一高二学生的课程有所不同, 这就是差异化.
取势明道优术, 竞争者看似在争市场, 其实背后争的是认知. 万事皆有逻辑, 我们每个人都在长跑, 所以成功不必急, 也不必太过功利. 用时间打磨出优秀的产品, 塑造出人们认可的口碑才是长久之道. 猫叔的四个建设理论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其实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同时完成. 不如静下心来, 把四个建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并列入践行清单, 当这四个建设完成之后, 其实变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记得在定位模块中, 我通过十几次关于定位的写作, 居然无意中发掘出自己的优势, 就是法语培训老师, 当时的定位是旅游法语, 在昨天的分享中, 我又重新定位为启蒙法语, 具体原因就不敷述了. 既然目标已确定, 剩下的事情就是根据四个建设理论来梳理思绪, 制定计划了:
理论建设. 从动画片, 游戏, 儿歌, 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发掘课程素材, 并编制情景会话, 用小动物代替人类更能引发小朋友兴趣. 年龄段在0岁-2岁为一个阶段, 之后每长一岁就会提高一个阶段, 直到7岁为止.
成绩建设. 将主要通过小朋友的语言能力来展示, 其实就是成果展示来实现.
背书建设. 主要是家长评价. 当然, 如果有可能的话, 我希望能邀请到牛人进化营的各位大咖帮我做背书.
传播建设. 猫叔说过, 没有感知就没有发生. 我们的努力, 我们的成绩, 能不能讲成一个好故事来? 通过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们想要传播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关于在这个问题,我的计划是主要依托主流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工具还有社群来达到传播目的, 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写作能力, 好的文案其实就是在树立一个活生生的个人形象, 这个形象的目的就是为可获得大家信任与认可.
综上, 方法论是我们能够透过表面看到事物运行规律的理论.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输入, 而且还必须是跨学科输入, 用多种思维模型去验证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 对我而言, 前面的路很远, 但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