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举行了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谈到教育问题时的一段话,值得人们深思: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了不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率。但是如果一个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国家就不有核心竞争率;
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空,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就是我们社会的幸福程度;
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阅读理解题重要。
一段话,全面诠释了当今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唯分数论的时代,早就已经悄然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许多家长与孩子都把高考当成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验,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投放与此,以此一搏。
他们还停留在“高考改变人生”陈旧思想里,以为高考完成了,人生的学习使命也就完成了。
无数大学生在学校里面混日子,熬过了三年高中的苦逼生活后,开始全面地放飞自我。
高考只是人生的第一个大考,高考也许会影响你的方向,但不会影响你的未来。
真正的考验通常都是在进入社会后,能不能顺利地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靠的不仅仅是知识。
当今的家长把成绩当作是救命的稻草,不断地给孩子提供过剩的“营养”,导致孩子成为了高分低能的产物。
良好习惯的养成,无比成绩来得重要。好的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用的,那是成绩所不能比拟的。
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强喂的饭是很难被吸收进去的。学习的兴趣被消磨了,学习也就没有了。
总书记用八个字诠释了教育的根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才是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根基所在。
培养孩子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才能赢得未来的幸福,才能造福国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