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写生记——第九天

感谢老天,在我们写生快要结束时,终于送给一个艳阳天,还有好几个景点没看呢,岂能就此罢休!但剩下几个景点都比较远,于是把我把画板放在宿舍,带些干粮,出发!

先到始信峰,始信峰位于北海以东,海拔1683米,为黄山36小峰之一。相传古人游山,至此,“始信黄山天下奇”,由此得名。始信峰,奇松林立,有: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等。有“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之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始信峰的特点是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云蒸霞蔚,风姿独秀。”康熙时太平县令陈九陛初登黄山,以为徐霞客言过其实,到了始信峰,方为黄山景色所折服,始信徐霞客所言不虚,遂于狮子林客堂壁书“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信不信由你,我也一直在怀疑,黄山景色为什么这么美,游客们无论多累多遭罪,但没有不说黄山美的。看到路上各种坚持和喘息,特别感谢景区的基建,修了那么多台阶,但也是问题所在,遥想古人爬山,由于没有台阶,几乎都是手脚并用,那是真正的爬山,前两天我也尝试过,这样爬山,四肢都能用上,受力比较均匀,现在人应该叫登山。纯用双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所以下肢很容易受累,我建议大家拄上拐杖,或者双拐杖,这样会好一些。

一路领略风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过云谷索道,到白鹅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没看出这个岭怎么像白鹅,导游说三分长相,七分想像,只怪我想像力差,另外一个景点可能有几个名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比如飞来石,又叫仙桃峰,又叫老僧探海,路上就听到一个游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抬杠。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一个松树,一个导游过来说它是千手观音,另一个导游说它是孔雀开屏或者叫美女松,因为此松枝像美女飘逸的长发!你可以规范每个松树的名字,但你无法限制大家的想像。又遇见一个导游,指着一个松树说,这是无名松,因为没有名人给它取名字,叫不响,所以至今无名,原来一样的黄山松,也存在着傍名人现象呀。傍名人是一方面,生长的位置是成为一棵“名松”之关键所在,整个景区,长得像迎客松的很多很多,唯独迎客松名震江湖,让千千万万游客慕名而来,即使不远处有个松树叫送客松,名声也远逊前者。连理松,即是一个主干发两枝,紧紧并着上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在路边而闻名,而我见到一干发四枝的松树,十分奇特,但却默默无闻于人间。其实松树们并没想那么多,是我多情多事地发了一通感慨。

到鳌鱼顶,玉屏峰,一线天,惊讶于造化之鬼斧神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水画之皴法在黄山这里都能找到,又想到刘海粟的名言“黄山是吾师”,来黄山看看胜过临募多张经典名作,老师常说多师古人,而古人在师造化,所以我们要学习古人的师造化精神,即多游历名山大川也。

一路上,除了看风景,我还在看各种各样的游客,人之奇妙不亚于黄山,为什么这么说呢,试着想一想,把一群姿态各异的人放大成黄山诸峰的尺度,是什么样子?而且人又比石头复杂得多;把黄山缩小到一个盆景中,又是什么样子?飞来石就如瓜子仁大小!请诸君想象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