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个非常广袤的概念,它让我们想到永恒,想到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延伸。它看似虚无缥缈,却又真实存在,任何事物与它相比,都脆弱且不堪一击。地球存在时间够长吧,可它总有一天会毁灭;太阳够永恒吧,可它也有氢燃尽的一刻;银河系够强大吧,可说不定何时它就会和其他星系碰撞而引起结构紊乱。
对我们个体生物来讲,生命更是如此短暂,以致于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有限的时间旋即而逝。没有永恒似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很多人都纠结这个问题。于是,产生了宗教,通过精神寄托,把希望留给来世轮回。诚然,这种信仰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特别是在经受苦难时尤盛。另外一种理解,便是"我思故我在",这里我不讨论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我只陈述一种人生态度。很多人可能永远不会去深入思考问题,他的生命只剩躯壳,如行尸走肉般的机械重复着时日。
那未,我们存在的真正价值就是信奉宗教,就是深刻思考?不尽如此。动物只有两个欲望,食物和繁殖下一代。人未进化之前赤裸裸的如此,进化后以各种名目加以了掩盖。然而,本质不会变,于是有了战争,部落之间争夺食物和地盘,特洛伊之战争夺美人。在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根据人们祭祀食物决定帮哪一方,宙斯经常下山找人间美丽的女子。
人生如果仅仅表现为一个任务,即食物和繁殖下一代。这两者一旦完成,生活便失去意义。造物主在这方面倒是考虑的很周详,他把人造的永远填补不满自己的欲望,就像西西弗斯的石头那样,让生命在无效又无望中消失殆尽。
那么,欲望和信仰、思考冲突吗?人们对幸福美好事物的追寻有意义吗?"人是欲望的复合物,是很难满足的,即便得到了满足,也不过呈现出毫无痛苦的样子,除了陷入到厌烦之外,其他均一无所有。"这不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么?有人会问,那些为国家、为事业、为感情献身的人们呢,他们难道不是崇高的么?没错,从我们认识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他们可以归类到信仰的范畴。
对个体而言,死亡是最终的归宿。虚无,一切终将回归虚无。"Ashes to ashes,and dust to d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