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导读 四 如何学佛

在对佛、法、僧、戒的基本概念有了认识后,就需要学习如何学佛了。

4.1 学佛要发菩提心

1.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发菩提心

① 我们的修行重点、核心在解脱,但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发菩提心。

② 人成即佛成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的。

2. 菩提心的内涵

① 出离心:出离心就是求解脱的心,出离心是发菩提心的基础。

出离是对五浊恶世的出离,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贪嗔痴的出离,对烦恼的出离,对轮回苦迫的出离。

② 大悲愿: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学佛的目的是不但自己要解脱,还要帮        助、协助、引领一切有缘的众生一起解脱    和迈向解脱。

③ 空性慧:

空性慧实际就是正见,也就是“般若波罗蜜”。

空性慧也可以理解为理解空的本质的智慧。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就是正见的树立。

空性慧是解脱的核心。没有空性慧就没有法,这样的行人不可能解脱。

3. 做人与学佛

太虚法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① “依戒发定,依定法慧”,有法的人,有戒的人是会有定的。

② “完成在人格”讲的就是戒,即我们要守五戒十善,要行道做德,要忠孝仁义礼智信。

4.2 学佛的进程

学佛的进程 :从人到天,到声闻缘觉,到佛菩萨。这是必经的路,没有人可以逾越的路。

1. 五乘共法

①  五乘:是指人法、天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

② 五乘共法:五乘共法共的是人天善法。人法、天法是声闻、缘觉、菩萨法的共同基础,是一定要修, 一定要行的。

③ 从五乘共法的角度来讲,一切善法皆是佛法。

人法的最后就是菩萨法,菩萨法在人间落实的时候就是人法,实际上是一回事。

2. 三乘共法

① 三乘:指声闻、缘觉、菩萨法。

② 三乘共法:共的是出离心,解脱(空性慧)。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求解脱,求出离的 ,侧重点都是熄灭贪嗔痴,都是以解脱 为重心的 。

③ 在人天善法的基础上,再去观察无常 ,契入无常无我。

3.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指佛菩萨有与声闻、缘觉、人天善法区别的地方,它就是菩提心,大悲愿。

4. 关于根性的问题

所谓根性是来自于修行的层次积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有人修行的境界提升的快是因为他的修行积累已经达到了那个层次,有人修行进程慢是因为他的修行积累不够,基础还没有打好。要明白了这一点就懂得从基础入手 了,从细微的小事开始一步步扎扎实实的做好,自然就会慢慢提升,根性也就好了,所以根性也是修行出来的。

体会

师傅在法本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以自身的经历和身形展现来一再强调和阐述把人做好的重要性 。

把五戒十善、行道做德、忠孝仁义礼智信都执行好,就是把人做好了,这是学佛的基础,是必须要做要行的 ,所以对我们这种刚刚接触佛法的小白来说,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在每个身心当下从身边的细微小事做起,一点点的把戒落实做好 。

不要只羡慕人家的根性好,根性也是修行积累出来的,有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脱离五戒十善而时时想着求出离、求解脱、求开悟,无异于是空中楼阁,缘木求鱼,终是求不到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食那段着实把我虐了,血色笼罩下父亲的猥亵在女孩心中留下一道道抓痕,有种被压抑的喘不过气的感觉,恐怖氛围的营...
    Anna陶阅读 1,204评论 0 1
  • 明天就是期中考 心中似乎有些紧张 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住校生活似乎改变了我 今天的我 特别忧虑 我怎么了? 我的心...
    记忆足迹阅读 3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