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筑厚重根基 拒轻浮躁动

原文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1】,静为躁君【2】。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虽有荣观【4】,燕处【5】超然。奈何万乘之主【6】,而以身轻天下【7】?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1、根:根本、基础。

2、君:主宰。

3、辎重:运载器械粮食的车。严灵峰先生认为,辎重应为静重。严先生主:河上公注为:辎,静也。圣人终日行道,不离“静”与“重”。疑古作静、重,因静、轻音近,又上文重为轻根句,遂误为轻,又轻(輕)与辎(輜)形近, 遂改为辎重。此说供参考。

4、荣观:指华丽的生活。荣,豪华、高大;观,台观、楼观。

5、燕处:安居。燕,安;处,居。另一说燕处指贵族日常生活享受。

6、万乘之主:指大国的君主。一辆兵车为一乘,具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在当时属于实力强大的国家。

7、以身轻天下:任天下而轻动自己的生命。

今译:轻浮立不稳,厚重才是根基;躁动不长久,定静才是主宰。因此君子整天行走不离开载重的车辆。虽然有豪华的生活,却不沉溺其中,而是能够安居淡定,超然于物外。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总是以轻率躁动的行为来治理天下呢?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宰。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本章开篇点题“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强调以厚重为根基,以定静为主旨。

接下来,老子论证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本句的辎重,原本的意思是运载器械粮食的车,如果说君子一天到晚出行都坐着运载器械粮食的车,显然有些不合常理,所以有人认为辎重是不是轻重的误传?我觉得如果排除误传,此处辎重更像是一个隐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老子不尚武,但不得已而为之时却重视准备,民以食为天,关注给养,符合老子“虚其心,实其腹”的思想。所以本句的行,不是出行,而是行事辎重则代表着民生,这样一来,本句可以译为:君子整天行事围绕民生,以百姓的饱足为重。

紧跟着“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就很容易理解了。君子重民生,因此对自己的生活不以为意,尽管荣华显贵却不贪恋,而是能淡然处之,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在清贫中尚能自守,一旦获得权势地位,却往往受“荣观”所困,难以独善其身。最近《人民的名义》热播,候勇饰演的贪官面对财货的诱惑,就没那么超然,任欲望裹挟着自己滑入深渊,永远失去了自由。

周末出去野餐,买了一小袋肉松面包,是那种表面用油酥过后涂上糖浆,里面用肉松做馅的小面包。本来是当作餐后甜点,所以随意扔在草地上。等准备拿来享用时,发现里面爬满了蚂蚁,是那种针眼大小的淡黄色蚂蚁,密密麻麻地盯在面包上,殊为壮观。看来面包是吃不成了,那就做点好事,成全了这群小家伙吧,毕竟它们辛劳一生,也未必找得到这么多的食物,让它们吃个够吧,索性解开袋子,把面包放在地上让更多的蚂蚁来吃。下午准备离开时,我去看那一群吃面包的蚂蚁,却发现大部分盯在面包上的蚂蚁已经死掉了,可能是它们小小的身子容不下这么多的食物,但是又舍不得离开,最后把自己撑死了。难过之余我在想,如果这群蚂蚁没有得到这意外的“巨大财富(肉松面包)”,它们仍然勤恳忙碌地生活着,也不至于因为贪吃而送命了。

我们可能会嘲笑蚂蚁的愚蠢,可我们是否想过,人类在面对重大诱惑时,未必就能聪明过蚂蚁。当超过我们想象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财货诱惑从天而降时,我们真能做到“燕处超然”吗?不一定吧。但人毕竟不是蚂蚁,我们是智能生物,我们从一切现象中总结更好的生存经验,我们不能允许自己与低等生物一般无二。

接下来“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万乘之主的作派与君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君子即是有道之士,君子贵其身,稳成持重;而万乘之主虽为大国君王,却以身行轻浮躁动之举于天下,老子对此的结论是“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意在告诉这些大国之主,你“玩完了”。

轻浮躁动的结果就是“失根”、“失君”,末句以万乘之主为论据推导而出,与首句相呼应,言词简洁却铿锵有力。

老子主张厚重、定静,些根本的功夫都不是一朝一夕可炼成,是要靠积累的,是必须实践的,是需要耐心的。所以老子的学问,既简单,又不简单,简单在于这些道理好像大家都了解、都懂得,不简单在于很少有人身体力行的去做,而一旦这样一步步去做了,其结果不言自明。

86版《西游记》25集,拍了六年。在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总导演杨洁拒绝了上级减少拍摄集数的要求,带领剧组成员,历尽难以想像的艰辛磨难,终于完成这部经典之作。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剧组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省,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导演杨洁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整个历程活脱脱现实版“西游记”。

感谢杨洁导演和剧组成员为我们童年送上的饕餮盛宴。每当回想起那灵动的筋斗云、那朴实大气的主题曲、那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那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犹如有一双神奇的手以恰当的力度按摩你的内心,童年追剧的那些欢乐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瑰丽而充满想像的童年。杨洁导演去世,无数人发自内心深切哀悼,“死而不亡者寿”,杨导担得起这个殊荣。

与86版《西游记》比肩的87版《红楼梦》,无论是选角、造型、配乐还是剧情设置,也堪称是至今无法超载的经典。演员演活了剧中的人物,对原著如此精准的诠释和把握,来源于从导演到全体演员对原著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据说开拍前全体演员共同在红学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了一年。这样的沉淀让作品奠定了扎实的文化根基,该剧获得了空间的成功。

后面的《红楼梦》第二部翻拍,单是人物化妆造型就已经雷翻了众人,管你是什么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与发型,读读原作行么?观众不是瞎子,个个蛇妖一样的造型真的好么?要是想标新立异,就别叫《红楼梦》了吧,不尊重作者和观众,被打脸那完全是活该!好端端一部名著被如此表达,姐真是说不出的心痛,对烂片的拒绝就是对原著最好的尊重,任凭你们炒作,姐不看总行了吧。

轻浮躁动,出不了好作品。

我始终认为,《道德经》是一部旷世经典和文化宝藏,输出的不仅是价值观,还有方法论。要想有所收获,无它,唯老老实实的读、思、悟、行。这一点一点的努力,便是打基础、筑根基,打磨建构辩证统一的哲学观,打磨建构容纳万物的心量,打磨建构处变不惊的定静功夫,打磨建构平衡完整的系统思考框架。

反正终点都一样,路还长,别急,我们慢慢来。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