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二线城市来说,这个工资水平算是属于正常的范围内,而在大城市的话,工资会比二线城市来说高20%左右,也就大约6k+的起步;
作为一个在运营职业上摸爬滚打过一年多的人,我也有过这样迷茫困惑的经历,好像什么都要做,跟个打杂的差不多,但是好像什么都做的不精细,想跳槽又害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机会,每天盯着那卑微的工资,生怕哪里公司炒掉自己,活的战战兢兢,而在后来,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怎么找到这个方向感的呢,说这个问题前,我很长时间不知道运营的发展方向,相信你也跟我一样,那么运营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是运营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理解这个核心能力之前,我先说说我对运营这个岗位的理解;在传统的行业里,运营管理就是确保企业在将资源转化成可销售产品的过程是高效顺畅的;而在互联网的行业里,运营其实是互联网发展催生出来的岗位,是一个穿针引线整合各项资源让产品能够良性运转,从而让用户购买和推荐更多人购买的工作,所以这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工作岗位。
这样是不是意味我们这些零基础转行的小白就没有办法入门呢?不是的,我刚刚说的持续不断输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战项目来积累经验,建立自己的作品集,来积累工作所需要的工作能力,那么具体需要什么工作能力呢,不同的岗位具体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样,而运营的分类也五花八门,但是互联网还是有一个相对的共识分类。
运营的分类
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的岗位目标是:产出优秀的原创内容,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的岗位目标是: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精英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的岗位目标是: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的岗位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各式各样的运营手段(比如活动策划、内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去拉升某个产品的特定数据,如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
除此之来,还有一些其他的岗位,很难归类到上面三大模块中,但是其实这些不同的岗位其实都可以用lmf增长漏斗来概括说明。
运营这一岗位的工作内容都围绕着这个增长漏斗来进行,(拉新-促活-留存-推荐-收益),因为不同的岗位侧重点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名称。
运营的能力
通过上面的岗位介绍,你不难发现,虽然不同的岗位,但是他们都有些共通的技能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头我说的:持续不断的输出的能力。
写作的能力
写作的能力也就是持续输出的能力,你需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包括会写长文、短文,文案等
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上面的岗位中,你会发现数据分析的能力贯穿整个运营的生涯,无论你是在拉新阶段,还是在收益阶段,数据分析能准确的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活动策划能力
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策划一些活动来达到目的,在拉新阶段你需要想通过什么样子的活动吸引用户点击进来,在留存阶段你需要通过一些手段留着用户等等。
用户思维
了解用户,了解用户痛点, 做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
以上只是罗列了一些比较基础的职业能力,而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你往往会发现做的事情很杂,俗称互联网打杂工,但是这样琐碎的事情做到极致,提高你的执行力,反复去复盘了解你参与过的每次活动,坚持下去,你会打开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