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教育》书评�
【本书概况】
“三分天注定”,强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为后天发挥教育的功用提供了平台和基础,每个孩子的个性必须得到尊重。
“七分在教育”,说明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教育可以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家长把握好这七分,教育就大有作为。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从脑神经发育规律角度出发,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解答和建议。台湾著名教育家、实验心理学博士洪兰教授将帮助你分析孩子的大脑与性格、才能、心智发展的关系。针对孩子成长阶段出现的问题,作出专业解读,颠覆传统教育迷思,走出家教误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倾情推荐并担当主编。海峡两岸两大教育专家强强联手,让家长轻松掌握家教好方法,懂孩子的脑,更懂孩子的心。
【作者介绍】
洪兰,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台湾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洪兰撰写教育类杂志专栏二十年,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红遍宝岛二十年,每年进行数十场公益讲座,足迹踏遍宝岛各地,出版著作一直为台湾畅销家教书。
尹建莉,大陆教育家,教育硕士,曾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专业写作。其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融合中西方优秀教育思想,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在具体教育中应用的典范,成为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发行已超400万册,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在全球华人中亦产生广泛影响。
本书主要由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刊物发表的文章集合而成,因此对于某些话题的阐述比较分散,本文站在孩子教育的热点话题角度,整理出一些书中对我极有帮助的观点(内容有我自己的整合和发挥,需要更准确观点阐述的可去书中查阅),希望对宝妈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话题1: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²阅读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性、增加他的词汇量,使他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内容,演讲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阅读的习惯必须要从小养成。
²培养阅读习惯一定要注意方法正确。阅读最重要是“悦”读,能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是一大享受。千万不要把原本美好的阅读变成了不得不做的“功课”。阅读习惯的培养重点在“引导”和“诱发兴趣”上,而不在于“逼迫”,逼迫只会适得其反。
²在培养阅读习惯中,家长和孩子都应体会到读课外书的乐趣,而不是做功课,完任务,这样才能对阅读保有长久的兴趣。
²阅读能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带孩子上图书馆,是激发他阅读兴趣的好机会。
²如果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父母一定要加以引导。这个功夫绝对不会白费,阅读的习惯将使一个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
²21世纪的学习方式是广泛阅读,在背景知识的建构中去创造新的知识,在了解中创新,而不是以记忆力取胜。
²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改变写作时“无话可说”的最好方法。“大量阅读”比上什么写作培训班更有效。
²多阅读,还可以解决写作中词不达意的问题。阅读得多,大脑中储存的词汇就丰富,所以在提取时就很容易找到合适的。
²鼓励孩子阅读,还要对图书进行精心选择。要选择经典书或名家名作,语言优美、故事有厚度,文笔有内涵的,市面上那些漫画书之类,对孩子的写作和思维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被经典名著滋养过的孩子,我想是不会喜欢那种脑残图书的。)
²讲故事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基础方式。讲故事是非常好的一种语言输入、输出的活动,对说话、写作都有作用。先由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转换成孩子给父母讲。这样长大的孩子,思想和语言一定非常丰富,阅读和写作能力自不必说。
²写作文从记日记开始。每天挑一件事来写,可长可短,想写什么写什么。久而久之,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你的话会自己从肚子里脑子里跑出来。当你能把一件平淡的生活小事写得值得以后回味时,你就学会了观察、体会、感受和表达,这就是作文需要的基本功。
话题2:学英语,方法正确比“学得早”更重要
²学英文没有别的快捷方法,就是靠阅读把生词变成熟词,是大脑有余力去处理句意。孤立地背单词很容易忘记,阅读能帮助记忆,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把生词变成熟词。
²一般生活中的口语流畅并不代表英文好。语言的学习脱离不了文化,阅读才能学好新语言背后的文化;而且,学英语将来是要运用的,说话、写作和阅读,光是死背字典生词语法没有用,必须会运用它才行。英文程度好不好在于遣词造句是否得当。
²阅读是提升语言能力的不二法则,不论学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如此。阅读是把所学词汇、语法之类知识活化的过程。读英文小说绝对比上英语补习班有趣,而且花钱少,效果好。
²重复阅读同一篇文章来加深对词汇及句意的熟悉度,效果好于磕磕绊绊靠查字典来阅读N篇文章。
话题3:如何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²第一,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提问题。父母首先必须抑制自己的不耐烦,细心耐心地从孩子能理解的层面去回答他。不知道答案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探索。切忌用“等你长大就知道了”、用“忙,顾不上”或假装没听见等借口和托词去敷衍搪塞孩子,或者骂孩子“净问些没用的问题”之类,严禁语言暴力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²第二,父母的回答不一定非得是“正确答案”。孩子的世界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要恢复孩子天生科学家的本性,一定要先除去“标准答案”这个紧箍咒。
²一个会思考的孩子,远比一个会考试的机器重要。
话题4:别让电视成为孩子的“伙伴”或“保姆”
²电视不是好伙伴,也不是好保姆。孩子必须远离电视。
²孩子很多粗俗语言及暴力行为大多都是从电视中学来的;电视画面的闪动不利于孩子大脑的思考。
²让孩子远离电视,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孩子醒的时候绝不开电视。
²请父母关掉电视,读书给你的孩子听;或者一家人一起做个游戏,陪孩子一起探索这奇妙的世界。
话题5:关于是否需要提前入园/入学、学前认字
²提早入学害处多,切记欲速则不达: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福报,只有在放松的心情下才会感受到福报的乐趣,千万不可把孩子当做竞争品,天天鞭策他上进。
²成长需要时间,切勿揠苗助长:如果一个行为以后能轻松学会,那么现在就不必拼命教孩子练习。
²孩子不是用来比较的。没有什么天才,只要放对了位置,让他的能力发展出来就是天才。
话题6:“笨孩子”、“差等生”该怎么教?
²世上本来没有“笨孩子”、“差等生”,只是我们大人用人为的世俗条框硬把他们编入了“放牛班”。每个人都知道教育应该因材施教,但实际上却都用同一个模子去套所有的孩子。
²教育是心智的启发,它不能“大量制造”,我们不能用19世纪机械的观念去教21世纪需要创意的孩子。
²找到每一个孩子的长处,使他快乐成长,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²当学习是快乐的,他就会自发地好好学,不需要大人的督促。
²没有什么叫天才,只要放对了位置,让他的能力发展出来就是天才。
话题7:假期如何过最划算
²农田必须轮休才能长出好的稻米,孩子的大脑和身体也需要有喘息的时间,才能固化知识,更好地成长。假期是用来休息的,这是大脑和身体需求的。走上一程,休息一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²假期不应该再重复学课本,而是应该多读课外书。
²假期不去补习,让孩子在家中阅读还能教他学会“自律”:自己分配时间,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²假期是孩子去探索新奇,决定他自己兴趣志向的时间,在没有课业任务的情况下,他可以好整以暇地去读他喜欢的书,思索他将来要走的路,这一点的空白时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²请留一些时间给孩子,让他自主分配他的时间,整理过去、规划未来。有留白,主体才能突出。
²做父母的,如何把握每一个假期,陪伴、指引孩子,让他在思索人生的道路时有个正确的方向,比填满他的假期来得重要。
话题8:关于孩子打网游的诸多好处
在这部分我想特别说明一下,洪老师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科学实验证实了网游对于孩子几种能力锻炼的种种好处,视角独特,能促使父母们冷静思考,抛却对打网游孩子的偏见,也还给网游一个公正的评判。
²网游是孩子的最爱,又是父母的最恨。那么网游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其实只要正确引导不让孩子沉迷,网游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益处。
²打网游的孩子在某些智力测验成绩上都远高于不打网游者,特别是类比能力上的表现较为突出。研究发现:打网游者通过观察、假设、尝试错误而找出游戏规则,从而增加对数学符号表征性质的了解,这是一种高度的抽象能力;学习到组织策略、记忆策略及正确的猜测。
²网游可增加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科学实验证明,打网游的孩子在分类及推理等逻辑性方面明显好于不打网游的孩子,也好像比我们大人的脑筋清楚得多,他们从游戏中练就了一身空间地图的推理能力。
²网游会拓展孩子的注意力广度。研究发现:玩网游的经验可以改变受试者的视觉学习表现,增加他的注意力广度,在视觉空间记忆及序列记忆上都比不玩网游者强。
²网游不一定是坏事,只要适度,且不牵扯赌博,玩网游对眼、手的配合,空间的概念和推理的能力等方面其实都很有帮助。父母不必过度防堵网游。
²家长与其把网游看成洪水猛兽,严厉禁止,不如训练孩子经营他自己的时间,让他在功课做完之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适度地玩一玩,学会自制、自律。让孩子学会经营自己的时间,会使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父母不可能永远跟在后面“严盯死守”。
²玩网游似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何利用孩子对网游的喜好加强他对功课的兴趣或责任心,让他在游戏中练习人际交往,创造双赢,是21世纪为人父母者新的挑战。
²家长也要明白,沉迷网游的孩子,多半正承受着很大的心里压力,也许是学习方面,也许是人际关系方面,打网游只是为了缓解心里压力、逃避现实问题、寻找自我存在感的。迷恋网游只是孩子内心问题的冰山一角,是一个表象。父母应该及时掌握孩子真实的心里变化,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调整状态,而不应该一味地头疼医脚,把账都算在网游身上。
话题9:关于智力测试、智力开发、“90%的大脑有待开发”、右脑开发、潜能开发;“科学算命”;记忆力训练;
²这些概念都是伪科学,是打着“科学”幌子的谎言和骗局,没有任何脑神经学方面的证据。
²科学证明,孩子四处玩儿、到处探索的经验,会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而神经连接的密度越高说明这个人越有智慧。大脑的确“越用越灵”,但也需要科学使用,而不是滥用。
²父母不应该太过注重孩子有多“聪明”,而应该将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品德毅力上。纵观古今中外名人,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个最具探索精神且最勤奋、最有毅力、最锲而不舍的一个。
²孩子的“黄金未来”不是算命算出来的。所谓“科学算命”只是古老的“算命行业”披上了科学外衣之后卷土重来而已,毫无科学依据。孩子的未来还是要靠他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出来。先知道他未来是龙是凤,只会给它带来压力,更何况一旦被判定为不成材,这孩子便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²心理学记忆的研究强调的是理解,而不是表面的死记。在如今计算机代替人脑分类管理储存信息的时代,组织和整理能力的重要性远超过记忆背诵的能力。
“我是为你好”大概是年轻人最不爱听的话,却也是父母最常说的话。
当我们爱孩子爱到只想把他们变成自己的荣耀与光环时,他们本身的荣耀与光环反而会在我们的期盼中流失。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也是需要技巧、需要掌握分寸的。密不透风的爱让孩子窒息,过于“狠心”的爱让孩子恐惧,只有恰到好处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如何做、需要拿捏到什么程度却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需要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主题。
在这个茫然慌张的年代,面对教育中存在的太多迷茫和误区,看完这本书,我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也更明白了自己今后该如何做。
(声明:文中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