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侵略

无意识是海洋,意识是小岛。

又或许无意识的本质如同宇宙,是无限大的。

诸如此类的问题,空间的边界,时间的尽头,难以认知的意识和无意识……

或许我们永远找不到一面合适的镜子,来精密的观察和解剖人类的全貌。

我们想要掌控自己,从这个念头萌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已经“失控”了。

起先觉得这是个悲观的论调,然而,拥有一段“一辈子”都探索不完的生命,也蛮爽的。这是作为人的特权——我们既拥有好奇心,同时拥有无尽的未知库。这意味着,好奇心的满足、探索的成果,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你去发现,无论是人类本身,还是相对客观的自然世界,其中都有无穷的奥秘待以揭开。

渴求之物,便是财富。

无法饱和的渴求,便是无穷无尽的财富。

而我们生来所具有的出色的洞察力和觉知能力,注定将我们引向探索的旅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世界上确实不存在“爱”这种实际的东西,或者至少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实物,便无法佐证。因此博物馆里没有“爱”的标本,世界纪录中没有“爱”的范型。“爱”是什么?我们本能中渴望有这样一种东西存在。我们有所缺乏,固以此为基调来想象。“爱”也可以叫别的名字,“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样子,因为“爱”是我们的想象。

你想象了一种认知以外的东西,却企图用当前的认知去解释它。这是荒谬的。你应该回到想象。让想象继续延展,让想象给出答案。

头脑(或者说心灵、精神等)知道一切。你的无意识知道一切答案。因为它是所有问题的来源。

但是,全世界的数学都有一厘米的长度标准,所有的钟表都围成相同的刻度。于是,时间变得好似能看见,空间好似也可以测量。如果我们的“尺子”不够长了,我们就会说那是“无限大”。

有没有可能,我们从“一厘米”开始就错了呢?

“无限大”不是“非常非常大”,它是不可测量。如果不存在可测量的“一厘米”,所有的空间都是“无限大”的。

类似的,如果不存在360°围成圆圈的钟表,那么所有的时间都是“无限长”。时间在刻度之外,在圆周之外,在认知之外。时间源于人的持续性感受。我们试图给这种持续性找到一个解答,这并非意识能够做到的事情。

回到想象,回到无意识,察觉最初的感受。那里,才有可能找到时间的答案。


最后,回到荣格的那个比喻——无意识是海洋,意识是小岛。

对于无意识的开拓,我们大可假以探索之名赋予其光辉的荣耀;然而,我们同样有必要站在对立面思考片刻:这种“开拓”对于无意识本身来说,是否算作一种“侵占”?

或许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建扩意识的小岛,不是让小岛变大岛;而是回归那神秘宽广的海洋中,保留对这个“生态系统”的基本尊重。另外,从现实中的海洋生态系统参考来看,“禁止涉足的区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必须承认,无意识中包含的危险成分,拥有着任何人都无法驾驭的能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