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25 年的艰难,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相较疫情三年,更添几分沉重。
行走在上班的路上,总能撞见让人心生感慨的画面:咖啡馆里,年轻人对着电脑反复修改简历,屏幕蓝光映照着他们紧锁的眉头;写字楼门口,求职者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面试的细节,话语中满是对机会的渴望;公园的长椅上,坐着西装革履的应聘者,他们眼神疲惫,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手机里的招聘软件界面不断刷新,却鲜少出现新的希望。抖音上,“失业” 成了热门话题,无数人分享着自己的经历,镜头记录下找工作的艰辛、等待回复的焦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措。
身边失业的朋友,不少已在家待业大半年,甚至长达一年半。他们的求职历程惊人地相似:起初满怀希望,疯狂修改简历,在各大招聘平台广泛投递。无数次沟通如石沉大海,精心打磨的简历仅换来不到 3 次面试机会。面试时,他们全力以赴,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可成功拿到 offer 的幸运儿寥寥无几。更多时候,只能在一次次失败后,重新回到起点,再次踏上投简历、等面试的循环。每一次从头再来,都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却又不得不坚持,因为前方的路,还不知在何方。
- 02-
当夏天的风吹到秋天,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街角时,那些曾经店铺正经历着无声的蜕变。玻璃门上 “旺铺转让” 的红招贴褪成暗褐色,像结痂的伤口贴在城市的肌理上,过往顾客盈门的热闹场景,此刻只余下斑驳的橱窗映着卷闸门的冷灰。偶有几家仍亮着灯的店面里,店主坐在收银台后,目光随寥寥行人移动,嘴角的微笑像粘在脸上的塑料膜。
电商浪潮拍打实体经济的浪花愈发汹涌:租金像逐月增重的砝码,压得账本泛黄,客流却如漏沙般,漏得比时钟齿轮转动还要快。在童装店的货架间,店主王姐捏着进货单苦笑,指尖划过积灰的卡通玩偶:“你看这排吊牌,上个月只卖掉三件。除去八千块的房租、两千的水电,利润还没对面写字楼小妹的半月光景。” 她转身时,衣架上的童装在风扇气流里轻轻摇晃,像无人认领的童年。“当初觉得当老板体面,现在才知道,这卷帘门每天拉上拉下,锁住的是自己的朝九晚九。”
这样的困境正在城市毛细血管里蔓延 —— 那些曾装满梦想的玻璃橱窗,如今困在租金与梦想的夹缝里,老板们既是自己的雇员,又是市场浪潮里的溺水者,每个打烊后的夜晚,卷帘门落下的声响,都像是对明天的一声叹息。
- 03-
如今的我也是处在半失业的边沿,公司已经拖延2个月未发工资。每天晚上辗转难以入眠,不知道路在何方。每天醒来都感觉很“慌”。房贷,房租,生活费,物业费,停车费每个月都是一笔固定的开支,少了收入来源,心里不敢想象会变成什么样。
你们如今的工作状态和薪资情况是怎样的呢?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