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会花费稍微长些的时间,大概20分钟,当然想花费更多时间更好。
学习内容(比起学习内容我更喜欢这一课的课外作业):
1、练习画出更多排列的球(五排、六排、七排、八排……)
2、课外作业
3、作业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下作者提到的工具:
1、美工调和擦笔(3#):代替手指调和阴影
2、Pentel活动橡皮:类似于自动铅笔的橡皮
3、0.7毫米的HB活动铅笔
工具根据个人喜好,不强求,顺手就好
一、画出更多排列的球步骤:
1、回顾前两课的作业,先画出一个圆,然后在第一个圆的后面画出第二个圆。第二个圆要画的小一些,体现两个球的前后位置关系
2、在第一个圆的右上方再画一个圆,画的高一点小一点
3、继续在这一排球的后面画出更多排的球,注意:它们肯定是越来越小,越来越高。
4、在画更多排列的球时,要时刻注意依照尺寸、位置和重叠的法则,一排球比一排球地向远处、深处推去。你一定注意到了多次重复,学习三维的图画,就是要重复和实践。
5、确定光源位置,为保持一致,与前两课一样,光源确定在右上方。然后在球列的上方画一条水平的背景参考线,也叫做“水平线”,水平线可以帮助我们画出景深效果。
6、在背光面画出阴影,不要忘记角落阴影。
ps:景深是什么鬼?请各位前往网络搜索。我搜到的定义是: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表示还不是很理解。懂的小伙伴可以讲解下哈。
二、小结:
物体画得较大,表示物体看上去较近
物体画得较小,表示物体看上去较远
把一些物体画在另一些物体的前面,就像在三维空间中把它们凸出来。
物体画得较高,表示物体看上去较远
物体画得较低,表示物体看上去较近
背光的,就要画物体的影子
画圆的物体,要调和阴影,从暗到亮,层层过渡
三、课外作业(下面那副大大大小的重叠球)
课外作业第一眼看上去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不符合之前讲到的绘画规则。没关系,请继续观察。绘画规则不是平等关系,而是每一个绘画规则都有着它超过其他法则的威力,在这幅图中你会发现位置威力大于重叠,重叠威力大于尺寸。这些在实践中都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在画面中。
1、经过观察,在这幅画中有一个球时没有被遮挡的,位于最前面的(零落的小球除外),根据这三课的经验,这个球就是开启这幅画的起点。
2、画好第一个圆之后,在圆的下方边缘分别画向左和向右两条辅助线。画辅助线只需要画一个向上的趋势,不需要太仔细,它会帮助你定位后退去的一排排球的位置。
3、利用辅助线,画出其他大小不一位置不一的球。
4、最后所有的球画完了,在所有物体的后面画一条水平线。水平线可以为你的眼睛增加一条有效的参考线,从而建立一个物体是在地上还是漂浮在空间的幻觉界定。这张图有种星球的感觉,所以水平线画得弯曲了一点。
5、确定光源位置(右上角),画出投影及阴影。所有的角落都要画出阴影。
6、在较大的球上试着画一些小洞和窗户。
注意窗、门、洞、裂缝和开启物的厚度所画的地方:
如果窗在右边,厚度应在右边;如果窗在左边,厚度应在左边;如果窗在上方,厚度应在上方。
四、作业
1、练习画出一排排的球
2、开动脑筋,画出一堆有意思的球
3、喜欢彩铅的小伙伴可以用彩铅画出一堆重叠在一起的球形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