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们惯常的经验,繁华的畲乡鹤溪新城,这“鹤溪”二字定然与贯穿整座城镇的这条美丽的小河相连,因为许多城市都以山、以水命名。其实,稍稍熟悉这里的人,也便都知道,“鹤溪”与“浮丘”“钓台岗”等地名,其实有着“孪生”亲情。如若,按照序次排列,应是“浮丘”为长,因为,“浮丘”源于人名“浮丘伯”,而“钓台岗”和“鹤溪”或者“沐鹤溪”都因此人派生。
浮丘伯,是景宁最早的人文符号;浮丘伯的故事,是鹤溪古村文明之根。
而今,牧鹤的浮丘伯已杳然远去,这千年的鹤影,也早已潜入沐鹤溪两岸的浅草古木,鹤溪古村的每一寸泥土,化作古意盎然的一缕诗魂,如若云水般的缥缈脉息,潜流在世世代代的鹤溪子孙的音容笑貌间。
据史料记载,李斯上书秦始皇,“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秦始皇深信李斯之言,责罪已大成气候的儒家学派,因而揭开焚书坑儒的沉重铁幕,而李斯则成为历史公认的,这场恐怖恶剧的执导第一人。
历史的层层云烟,常常会淹没了一些不该忽略的人。譬如,焚书坑儒事件中,正当年轻气盛的浮丘伯。
浮丘伯,拜师荀子门下,与李斯、韩飞师出同门。荀子惜其聪慧过人,为其倾尽所学。浮丘伯珍视师者之饱学,奋发六年。自信学高盖世,连荀子临别时,投拜李斯和韩飞的推荐信,他也弃之不顾。
他的自负让他的满腹锦纶处处碰壁。尔后,浮丘伯借助姚氏去游说嬴政的弟弟成峤,以嬴政身世之迷的皇室血脉纠纷,策动一场夭折在强权下的篡权闹剧。于是,他开始潜心研读经学,收徒授道,跻身当时名士淳于越、徐福、卢敖之列,成为杰出的儒生、方士。仕途碰壁,却又名噪一时的他,以“天下为公”之论公然抨击秦始皇的“家天下”思想,意欲撼动巍巍皇权。
继而,秦始皇登场上演“焚书坑儒”。
秦始皇第一个想“坑”的儒生,必定就是浮丘伯。据传,他因得朝廷内信,逃离咸阳,辗转于名山大川,最后“携双鹤隐此”。
岁月的沉重脚步,赫然钟情于这片热土。那黑暗与血腥的遥远往事,却给蒙昧未开的曾经未名之域——今日沐鹤溪两岸,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相传,浮丘伯落脚此地后,重拾经卷,结庐讲学,给这混沌未醒之域,植入文明的因子。据说,在他讲学之余,携鹤临溪垂钓。久之,他垂钓之所,被称之为“钓台”,相邻的山岗也便被叫做“钓台岗”了。他承卷双膝之间,悠然垂钓之时,其“宠物”便引颈鸣唱,嬉戏清流间,此河也便被叫作沐鹤溪。
两千多年前,携鹤而来的浮丘伯,对于蛮荒岁月里,人烟寥寥的鹤溪村,绝非只留下几处地名。在当时,仅凭那晨昏里朗朗而起的书声,方圆百里也便生出了无尽的灵气。
相传,浮丘伯种植灵芝,分享与邻里,此地人氏长寿兴旺,人口得以迅速繁衍。1300年前,唐景云二年,设置为沐鹤乡。此时的鹤溪村便成了小小的集镇。
悠悠时空,流过千年,垂钓的浮丘伯已越过红尘遁入鹤溪子孙的心怀,升华为仙翁也好,膜拜为神圣也罢,在鹤影遥遥,传说纷纭中,鹤溪村掀开了一页页的文明史,孵化出更多的人文旧事,鸿德贤明。
鹤溪春水、牛峤朝岚、敕峦霁雪、石印呈祥、莘岭寒泉、铁崖夕照、鸦顶晴云、卓峰拱秀,这鹤溪八景,不知道记取了多少鹤溪儿孙的咏叹,沧桑的感慨。
然而,鹤溪春水流过北宋元丰至元佑年间,潘特竦在这里呱然降世。北宋大观三年,他高中进士,授国子学正,同僚秦桧敬而怀嫉,尊之为兄。后升任大理寺少卿,主管复审奏劾并疑狱大案。他赏不徇所私,罚必当于理,宥恕刑狱,甚得民心。后任尚书右司员外郎,为朝廷草制诰命,钦赐三品绯服,褒以“言顾其行”。乡里时人,曾为潘特竦建三世科名坊。
潘特竦以学高身正,为潘家子孙立范。自潘特竦之后,鹤溪潘家逐步走向鼎盛,养育出了潘琴、潘辰两位官居高位,清名远播的贤达。其后又有“工诗书,善绘画,尤精典籍,旁及医药、星占等,凡术数之事,无不精最”的潘可藻,以及辛亥革命先驱潘钟俊等好儿郎。
潘家一支移居漈头村,依旧严守家规,耕读并盛。潘蔡姑为两位壮年夭折的哥哥抚养年幼的儿女,赡养父母,终生未嫁。清嘉庆甲子年,即公元1804年,时任景宁知县的游朝佐闻知此事,亲临慰问,恭书“洲孝维风”匾额赠予蔡姑,并将她贞孝节操事迹逐级上报朝廷。嘉庆皇帝闻之,委派大臣前往漈头村查核。嘉庆丙寅年,即公元1806年,清廷降旨旌表潘蔡姑,并赐银建造“贞孝坊”。
如今,新修的“贞孝坊”和门首砖刻着“名宦世家”的潘家大院,静立在岁月风雨,昭示着潘家历久不衰的孝德贤风。
鹤溪老村的潘家大院与漈头村潘家大院,遥相呼应,都以其沧桑旧颜,向世人诠释着它们曾经的风华。
除却潘家大院的遥远史事和潘家数不尽的名宦巨贾,与鹤溪古村息息相连的历史名人,如汤思退、叶翥、陈言、蓝炳水、叶葆祺、叶桐、戴梦龄等,每一个名号,都掷地有声。
譬如汤思退,字进之,号湘水,后朝封号岐国共。生于公元1117年,卒于公元1164年。南宋著名政治家,曾两度拜相。是我们景宁汤氏第七世祖,也是景宁具有最高官爵地位的历史人物。
宋绍兴十五年,即公元1145年,汤思退考取进士,任建州政和县令。绍兴25年,汤思退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秦桧病危时,召见参知政事董德元和汤思退,嘱咐后事,各赠黄金千两。汤思退拒不接受秦桧的馈赠。宋高宗闻知此事,升任其为同知枢密院事。秦桧死后,汤思退作为宰相,被推上了割地求和尴尬的席位,成为历史上背着大黑锅的反面角色。汤思退的生平事迹里,有两件事情不得不提。其一,在建州任县令期间,开仓赈灾;其二,为朝廷主持岳飞冤案平反昭雪。透过这两大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汤思退的爱民之心,正义之怀!
南宋名医陈言,字无择,号鹤西道人,其为著名的永嘉医派创始人。聪敏好学,善于方脉,治病立效。长于医理,善执简驭繁。创立“三因极一”学说。归纳病因为内、外、不内外三因,并根据此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从因辨证,详列主治,选集方剂,撰有《三因极一病症方论》,18卷,近24万字,录医方1050道,载入《宋史》。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此书选为中医名著出版,1984年再版。此外他还编有《依源指治》,集注《脉精》等著名医学著作。
陈言,乃为处州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他长期驻留景宁,行医著述,并在著作中自称景宁县鹤溪人,被纳入“景宁名人馆”。他不可小觑的历史影响,为鹤溪古村投下了深深的人文印迹。
在距今约1200多年的唐永泰二年,畲族先民,从福建罗源开始了千年迁徙,并驻足在与鹤溪紧相毗邻的包凤,掀开鹤溪古村畲汉和睦共处的历史新页。
1984年,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鹤溪古村成为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鹤溪村升格为鹤溪镇。
鹤溪村、沐鹤乡、鹤溪镇、鹤溪街道的不同建制,像岁月的足音,述说着这里的兴盛往事。
古老的沐鹤溪水,春风千百度,依然不改旧时清波粼粼,却更见祥鸟翩翩;鹤溪新城两岸人家,唐风悠悠,宋韵历历,丰衣足食的从容步履,谦和笑容,古朴和暖……
千年的鹤影憧憧,已然远去。驾鹤仙人,慧眼钟情,洒落斑斑汗水,滋润出如此一域祥天福地,定然欣慰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