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不断苏醒的过程。这个世界层层叠叠地向我们展开,这一刻迷离的面目,下一刻就会清晰;这一刻不能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原谅;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实,下一刻就会变得理解。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消除着自我的狭隘、偏激和片面,一点点苏醒着,活到老,学到老。并一直醒悟到老。
昨天在办公室情绪失控了。性急的我看到老板也在群里不断拖延客户样机的交期。为工程样机的调试和比较怠慢的搭档软件工程师之间生了气。这工程师是个说教板的类型。可以到讲师级别了。找他烧录个软件程序,他自己程序实际上也没有完成,抓住我硬件上疏忽的一点细节,先给你来一阵子的流程上功课的教育。奔五的我真有些不适应。在老板面前请求不想跟这工程师合作项目了。
仔细反省这事经过,一个好的提醒给到了我。
同事和我不是一个年代,他奔四,我奔五,在做事风格和沟通都存在些不合的意见。我很不喜欢他那种指教式的沟通。事后总结记录这事,也是对自己的修炼成长一个监督。
第一要调整自己的格局。提升自己的纬度,也就是人们也知道的简单道理:在1楼会听到有人在论断你,你爬到10楼可能看到那论断人的人影了,根本听不见话的内容。甩掉自己的小格局和小心眼。
人这一生,成也格局,败也格局,心胸宽广的人,看世界的角度都会变得不一样。如果一个人的格局足够大,那么他的生命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是宽度却由自己来决定,这一生怎样活,就看你有着怎样的格局。老板反复说,要看到人的长处,他这性格不一也给了我一些做事方法。
第二是与时俱进,更新自己。
70年代的大部分硬件工程师是不懂软件的。现在80,90年代的大部分电子工程师软硬件都懂点。所以70年代的我要放下面子向软件工程师尽可能地学习。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都要看“明白”。所谓“明白”就是懂得拿得起,放得下。不要为不值得的人和事计较,浪费自己的时间和心情。
第三那就是负能量和坏情绪
遇到问题不要找借口抱怨,而要想办法解决。总结经验往前走。那些步履轻盈的,往往是那些行李不多也不重的,如果一个人身上背负太多的东西,那他很容易就活得很累。
《与繁重工作一起修行》一书提到:在工作中以当争端起来的时候,人很容易升起的心,就是痛苦和愤怒的心。但是当你有了正念和正定,你邀请对方一起呼吸一下,安心地静坐一下,给对方一个微笑,这时候知道愤怒只是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他人。
我也记下了在里面有三句话这样说的。
第一句话说,亲爱的朋友或者亲爱的同事,我真的很生气,我此刻情绪非常不好,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第二句话说,我正在努力地转化我的情绪。
第三句话,我希望你能够帮帮我,已经过去了24小时,我的愤怒还没有化解,我希望你能够帮帮我。那对方可能说,你需要我怎么帮你?你们可以讨论一下怎么样让对方能够帮你把这个情绪减弱。
如果没有这么多繁重的工作,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对峙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万事是互相效力的。
要做智慧人,要经受问题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