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开始学习批判性思维以来,经历了刚开始的兴奋期,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胡乱“评判”一番,以为拥有了批判性思维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思考深度;到后来的渐行渐远,随着生活工作的忙碌,加上批判性思维却是很费时费力,也没有标准答案,进步缓慢,渐渐的都快这费心劳神的事情了。
直到《得到》APP新开了一个课程《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里面的一句话,又燃起了学习的热情:批判性思维简直跟学外语和锻炼身体并驾齐驱,是人生三大“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
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往往最后都会被无限期的拖延,一语中的。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其实是向世界拱手让出了我们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权,成了一个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
思考一个大家都觉得很重要,但是很难实操的事情,所以也很难锻炼。因为当思考发生的时候,你有时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蔡钰给出了一个方法:“旁观者身份,其实就是一种更清醒、更置身局外的洞察者身份。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旁观者,第一个你在思考,第二个你在观察第一个你的思考。”
那么如何练习这种近似于周伯通的双手互搏术的方法呢?
第一种是练习冥想,这是练习旁观我们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种就是训练批判性思维,这是练习旁观我们的思考过程。
这个第二种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将分几个模块来学习:
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批判性思维是超越了学科与知识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寻找、探究真相的思考本能。
批判性思维的的确确是带有批判性的,只不过,它不是批判某个人,也不是断然否定某个观点, 它批判的其实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
可以先问立论者两个问题:
这是你的感觉、猜想还是思考?
你的判断有没有根据?
思考的核心信息要素
一个完整的思考=论题+论证+结论,我们可以将三者看成是一个拉直了的三节棍:我们要检查三件事:
三根小棍分别都有没有、齐不齐。
三根小棍有没有摆成一条直线,有没有首尾跑偏。
小棍是不是真的小棍,有没有哪根材质不对,是不是麻绳。
在面对一段思考判断的时候,把论题、结论和论据分别找出,这与其说是在训练能力,不如说是在训练审题意识,和正面回答问题的习惯,训练你做到论题和结论的匹配和对齐。
结论必须有论据支撑
批判性思维的语境里,论证可不是争吵和交流意见。它指的其实是支持一个判断的推理思路或者推导过程。
关于结论,问三个问题
第一,你的观点有根据吗?有根据的观点,才能算结论。
第二,你有没有偷换结论?
第三,你有没有让结论先行,再找理由证明它?
论证要严密
结论也是论证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论证里其实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叫前提,一部分叫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
而在没有这些明显的前提指示词的时候怎么办?有一个办法特别好用,就是你试试把“因为”这个词套到每个句子的开头,如果套进去的时候,你觉得逻辑舒服,那么这个句子也就是论证的前提。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叫它“因为放置法”。
我们先给出三个笼统、简单的判断原则:
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这个陈述的信息来源可靠吗?
归纳推理的通用套路是,B和A算同类,A有某种特征,所以B可能也有这种特征。简单来说,前提A成立,结论B也就可能成立。
演绎推理的通用套路是,前提A成立,结论B一定成立。
面对一段思考的时候,你就需要判定一下,如果推理手法是演绎推理,结论就应该是肯定的。如果推理手法是归纳的,那么结论只能说“可能”或者“很可能”。如果错配了,那这个推理就没那么有效了。
思考结构中,概念的一致性
我在思考过程中,论题、论证和结论里出现的概念、定义是一致的吗?
达成概念上的共识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做法,那就是,你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里,去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隐藏假定
隐藏假定一般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事实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
第二种是价值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应该怎样选择”,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偏好。
面对一段思考,你可以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必须得持有什么样的观念,才能把已知的前提和结论从逻辑上完成无缝衔接?
你可以站在两种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假设你自己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想想你会怎么反驳这个结论。
第二,假设你自己是无关的第三方,想想有没有其它可能性和其它路径,也能推导出这个结论。
洞察思考背后的隐藏假定,不但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一种独立的自我洞察和自我穿透能力。它其实是在帮你理解你自己的思维是怎么发展的,因为你每个推断背后的假定,组成了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
自我洞察能力的重要性不比批判性思维少。
当你不断去进行这种思考的洞察和穿透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面对世界的基本观察视角是什么,你自己偏好什么、追求什么。 而意识到这种种,你也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完整的自己。
我非常建议你阶段性地做一种自我训练。比方说,你可以设置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要求自己记下自己的5个想法,挖掘出它背后的隐藏假定来。
比方说你在北京的4号线地铁里看见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生。你想:他会在中关村下车。
这个推断有什么假定?你假定了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是程序员,他在中关村上班,他此刻正要去上班。
我们训练批判性思维、想要追求思考效率,指的是我们作出正确判断的频次,而不是判断与决策的速度。换句话说,作为高质量的思考者,我们优先追求的是思考质量,而不是决策速度。
草草决定的背后,要么是粗糙决策,要么是放弃思考。
粗糙决策最典型的例子是股票市场里的散户们。他们只关注买卖股票的决策速度,不肯花时间去研究市场涨跌背后的真正逻辑。
这当然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但你也看得很清楚了,这种思维习惯在遇到复杂决策,或者遇到思维习惯更谨慎、更坚毅的对手时,非常容易败下阵来。
那什么是思考框架呢?简单来说,就是你遇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一套相对通用的分析和处理回路。你的思考框架越明确,你的思考就越有章法,你也就越容易检查思考当中有没有陷阱和漏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框架,可能各不相同。但我们的思考框架都会有三个必备要素:知识储备、思考技术和思维倾向。把思考比成做菜的话,知识储备是我们手头的食材,思考技术也就是我们的刀和灶台,思维倾向则是我们做中餐还是做法餐这类偏好。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它们,识别清楚我们到底持有哪些信念,或者我们坚信的哪些看法能算是信念呢?
有一种方法叫“抵触情绪排查”法。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持有的某个观点,遇到别人的反对时,请你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观念遭到反对时,我有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和愤怒?
第二个问题:你有没有意愿或者冲动,想要把这个观念变成所有人都认可和尊崇的原则?
第三个问题:你自己在遵照这个观念来行动,甚至作出重要的人生选择吗?
如果你已经记下了几条自己的信念,我非常建议你,无情地审视一遍它们。
我们先说思考背后的情绪。我们可以问这么三个问题:
第一,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
第二,如果一个怀有相反情绪的人来面对这件事,他的结论会不会跟我不同?
第三,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基于这个情绪作出的判断?
怎么识别我们的判断背后有没有欲望在影响呢?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我想通过这个观点和主张,得到什么?
第二个,如果有个平行宇宙,在那里我已经拥有了我渴望的东西,我还会持有这个主张吗?
反思了批判性思维本身,明确了它最大的不完备就是不负责构建新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要审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不对、好不好。
成长性思维的目的是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升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呢?是探索问题的新解法。
我们的思考框架里包含三类东西:知识储备,这是我们的食材;思考技术,比如方法论和模型,这像我们的菜刀;思维倾向,这是我们做中餐还是法餐的可能性。
影响思维倾向的三种重要因素:信念、立场、情绪和欲望
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时代的局限:
由于物资的匮乏,上一代人喜欢囤积东西
2014年,《中小学生守则》里面的“见义勇为”这一条被删除了(青少年对抗不了成年人,独生子女)
对于时代局限,我们可以这么问自己:
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往后30年,还会适用吗?
格局局限:
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你完全不知道的维度,知道了你也不关心,因为那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你没概念。
我们没法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
对于格局局限,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
如果我站在更大的格局上,或者变成更微观的当事人,我还会这么想吗?
批判性思维的局限:
1、批判性思维不能够帮你打开视野和格局
打开格局的过程就是完善知识储备的过程,而这要靠大量汲取优质信息。批判性思维只能做到判断信息是否优质,而没办法做到大量汲取。这是海绵式思维的正面价值。
2、作为一个思维系统,是不完备的
一个解释系统总有它解释不了的问题,需要求助于另一个系统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那么一个语种对世界的描述能力不完备,肯定就会导致对应的思维体系的不完备。
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不负责构建
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只能评判思维,没有能力构建新的思考。它相当于一个检察官,只负责评判思考有多扎实,不能够让新观点产生,不能解决思考的从0到1。发现新观点、新思路的事情需要创造性思维来完成,相当于一个侦探或者刑警。
破解的方法是,用局外意识,去审视我们现有的系统,拓展现有的规则边界,去观察当前看不到的事实,去思考当下理解不了的问题。
问题清单
1、你面对的观点是什么?这是一个推断、一个猜想还是一个感觉?
2、审视这个观点,对我重要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值不值得投入思考成本。你也可以换个问法问自己:我想要审视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个结论是在回应论题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你的论题和结论是否匹配,结论有没有偷换。
4、这个结论是怎么的出来的?
这是在帮你审视论证过程是否严密。关于论证,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论证用到的论据符合事实吗?和论证过程中用到的推理合乎逻辑吗?等等
5、思考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概念的意思不够明确?
这是在帮你判断,关键概念的定义分歧会不会影响结论。
6、思考过程用到了哪些隐藏的假定?
这是在帮你判断,隐藏假定会不会动摇论证的可靠性。关于预设,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
A、这个预设与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B、这个预设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C、这个预设来自哪里?来源可靠吗?
7、换一种信念,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信念是否在影响思考。
8、换一种立场,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立场是否影响思考。关于立场,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换一种情况,你是否能保持同样的立场和态度?
9、换一种情绪或欲望,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情绪或欲望是否在影响思考。关于情绪和欲望,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一段时间后,你有没有可能为此刻的判断与决策后悔?
10、这个结论,是不是只在某些边界内适用?
这是在帮你意识到,这段思考可能存在局限性。关于局限性,我们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
A、这个结论,放在更大格局或更高维度上还适用吗?
B、这个结论放在300年前或者300年后,还会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