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出价更高?

前不久,我出售陪伴我7年时光,跑过近20万公里的奥迪车。车辆开到二手市场,第一个问题是给车估价。我心里想:它漆面是那么的新,它的马力强劲,它座椅多么舒服~。

最终,评估师给出的价格比我心理价格低了四分之一,我才被拉回现实。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自己作为卖方的估价,远远高于买方的出价,也高于客观的市场价。

【情绪价值】

其实,这是一种叫情绪价值的心理偏差。

我们会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比如我那辆爱车,我总觉得它的流线型腰身比其他同型号的车好看,虽然它们都是同一个生产线产品,不可能有真正的差别。那块“出售”的牌子还没贴到窗子上,我就开始回忆开着它走过的路程。

那时候,刚刚晋升新职位去集团总部上班。

那时候,孩子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如今已经快小学毕业了。我仿佛看到孩子在后座上一点点的长大。

一种怀旧的暖流涌遍全身,我对它更难割舍。

你看,对我来说,这辆车代表了一段人生故事。

而对于任何一个买方,这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汽车。

【启发】

一是不要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期望买我们爱车的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情绪和回忆,而实际对方只需要关心车况到底好不好?是不是会烧机油?

二是多去横向对比,建立客观的心理预期。比如查看同型号车辆的真实交易价格,客观参考定价。

是非题笔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