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小伙子叫阿牛,为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因为家境贫寒,直到二十多岁还没有娶到媳妇。阿牛有个邻居,是个老婆婆,她有个孙女叫阿花,聪明伶俐,模样俊俏,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阿花长到十七八岁时,出落得如花似玉,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都被老婆婆一一回绝了。原来,老婆婆早年丧夫,只与孙女相依为命,她早就看出阿牛是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想把孙女许配给他,但阿牛家实在太穷,拿不出彩礼来,老婆婆又不好意思开口,这事就拖了下来。
有一天,阿牛到山上打柴,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给他指路时摔了一跤,阿牛急忙跑过去将老人扶起来。老人说:“谢谢你,小伙子,我看你挺忠厚老实,就告诉你一件事吧。离这儿不远的桃花山上有个桃花洞,洞里住着一个桃花仙子,她经常到山下的桃花潭里洗澡。如果你有机会见到她,只要把你的心事告诉她,她一定会帮你的。”阿牛听了也没在意,就上山打柴去了。
这天,阿牛打完柴下山,真的在桃花潭边遇到了桃花仙子,他就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桃花仙子。桃花仙子很同情阿牛的遭遇,就送给阿牛一条红绸带,叫他系在腰间,并告诉他:“这条红绸带有神奇的魔力,你把它系在腰间,就能与阿花白头偕老。”阿牛听了很高兴,谢过桃花仙子,就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
阿牛回到家里,取出红绸带往腰上一系,顿时变得英俊潇洒,精神抖擞。他走到阿花家门前,看见阿花正在门前绣花,就走过去与阿花搭讪。阿花见阿牛突然变得这样英俊,顿时羞红了脸,她绣了一朵花,不好意思地丢给阿牛,转身就跑了。阿牛拾起那朵花一看,花心上还题有一首诗:“一朵鲜花丢过来,阿牛哥哥好风采。有心与你结鸳鸯,只恨媒人未到来。”阿牛一看,心里明白了几分,他也写了一首诗回复阿花:“花妹妹,莫害羞,哥哥心中早有你。但等月老来牵线,花好月圆度春秋。”
从此以后,阿牛与阿花就经常在一起幽会,两人越发情投意合。但过了些日子,阿牛又发起愁来,他对阿花说:“花妹妹,我们这样偷偷摸摸地幽会,总不是个办法。要是被老妈妈知道了,她一定不会答应的。”阿花一听,也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说:“唉,我也正在为这事发愁哩。要是有个媒人上门去提亲,老妈妈一定不会拒绝。”阿牛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说:“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你等着,我这就去请媒人去。”
阿牛回到家里,翻箱倒柜,却找不到一根媒人用的红线。他忽然想起桃花仙子送给他的那条红绸带,便取了出来,从中抽出一根红线,往腰上一系,就直奔阿花家去了。阿花见阿牛系着红线来了,知道他是去请了媒人,就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正亲热时,忽然从门外闯进一个白胡子老头,他自称是月老,奉玉帝之命,特地下凡来为阿牛与阿花牵红线。阿牛与阿花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向月老叩头致谢。月老取出一根红线,一头拴在阿牛的脚上,一头拴在阿花的脚上,说了一声:“走!”两人便身不由己地连到一起,再也不愿意分开了。
月老为阿牛和阿花牵了红线后,就回到天上去了。从此,阿牛与阿花便正式定了亲。过了些日子,阿牛凑足了彩礼,就请媒人上门去提亲。老婆婆见阿牛挺忠厚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了这门亲事。阿牛与阿花拜过天地后,就正式成亲了。婚后,两人男耕女织,相亲相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那条神奇的红线,也被阿牛精心收藏起来,作为两人忠贞爱情的见证。
后来,人们就把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叫作“牵红线”,把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人叫作“月老”,还把未婚女子叫作“黄花闺女”。
再说桃花仙子自从把红线送给阿牛后,便与凡间断了来往,回到桃花洞里潜心修炼。修炼了一千八百年后,桃花仙子功德圆满,终于修成正果,被玉帝敕封为桃花观音,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