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任何一个在上学期间曾经辍学的90后,或多或少的都有进厂打工的体验。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数据,现在厂里打工的人,普遍在16-23岁之间,或者是35岁以上的人。
前一种,刚刚从学校里出来的时候,手上没什么技术,脑子里没什么只是知识,只能选择进场打工。而后一种,可能已经在这个厂里辛劳了几十年,尽管没有升职,可是走出了那家工厂的大门,无非是换一家厂子而已。
中考的时候,差两分考上高中,在家里的安排下,到了一家私立高中上学。我本人是属于那种学习成绩一直在中游偏上,上游偏下的那种。平时也喜欢装个X,吹个牛X之类的。
慢慢的,在高中里提前感受了社会的毒打。上了一年以后,高二上了一个月,就作天作地的要退学。
六年前,2014年。因为当时年级太小,父母不让一个人去别的地方,就跟着妈妈进了一个纺织厂。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三班倒。
我到现在清楚的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比上班的时间早到了八分钟。接班的人一个也没去,交班的人都已经走完了。到了离上班时间还有两分钟左右的的时候,从各个方向进来了凑在一起十几个人。
那时候没有打卡机,都是手写签到,只要是和班长关系好了,晚去几分钟也没事。用三四分钟的时间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然后让我认识了一下我的“师傅”,接着每个人都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在厂里,只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老师傅或者是领导就能告诉你工作怎么干。十分钟之内就能把一个新来的人教会,就可以进入流水线,开始工作。
车间的地面上铺着起伏的铁板,机器的轰鸣声完全不是耳机可以掩盖的。一个人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与人的交谈。只有别人来取走加工好的成品,或者是来送需要加工的半成品的时候,会和别人比个手势,算是一种简单的交谈了。
晚上下班的时候,出了工厂大门,就是一些卖东西吃的。都是一些路边摊,黑色的马路上都是都是油渍。各种味道夹杂在一起,好在劣质食用油的味道可以压住垃圾腐烂的味道。炒一个菜只要几块钱,一顿饭下来也花不了十几块钱。
慢慢的,和厂子里的人混熟了,到了饭点或者是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开始一起聊天了。他们问我有没有对象了,我说没有,然后他们就开始说某个车间,或者是某个班上有个小姑娘不错。
都是些和我年级差不多大的人,在厂子里待了半年,也谈了两个。不过后来都分手了,我忘了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可能是我觉得不现实,也可能是她们觉得不现实。
这大概就是年轻人进厂子很重要的一个理由了吧,那里面有很多小姑娘。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大部分都在一起上班。或者是之前在一起上班,后来有一个人走了。
一起上班的一个前辈,和我说起了厂里的历史。大概是零六、零七年左右,厂里每天下班的时候,在大门口的树林里,和通往宿舍的天桥上,都是一对儿一对儿的。那时候来厂里上班的人,基本上没有几个是为了工作的,都是为了找对象。
而我去的时候,距离那样的场景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了。厂里依旧有小姑娘,可是很少了,基本都是在厂里干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人了。他们好像在陪伴着这个工厂一起长大,而这个工厂仿佛也只属于他们那一代人。
后来宿舍合并,我和一个老大爷住到了一个宿舍。他在是当地人,在厂子里干了二十多年了。有一次他带我出去吃饭,告诉我,
“你不能留在这里,没啥出息。你知道我们这边说小孩都怎么说吗?每次路过这个厂子门口,就说,你得好好学习,要不以后就来这里打工。”
似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本文首发于“天月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