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和周先生顺着长江边堤坝由东向西漫步。
阳光下,雪花点点,柔弱且羞涩,落到地面便躲起来了。可江风不解风情,把阳光和雪花揉得稀碎,砸在脸颊针扎似的痛。鞋底冻得僵硬,发出抗议之声。喜鹊热情,在树上对我这个路人发出邀请,可是,我怎攀得上它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景观独栋“别野”呢?芦苇不甘平庸,誓死不屈服于这凛冽的江风:你就吹吧!撒一把芦花,在风中飞舞、旋转……一路向南,心向远方!
我们在风里走,向着西。我们聊着过往,聊起从前的一幕又一幕,几多感慨。走了许久,隔着白杨树林,未窥见长江真容。许是长江内敛,不曾听得它的涛声。据周先生说,穿过白杨树林,穿过滩涂就是长江。如果不是高跟鞋在抗议,我定扒开芦苇,穿越树林,淌过滩涂,去一窥它的容颜,看长江东去的势头。不知道能不能有幸看到江豚逐水嬉戏,跟随滚滚江水向东而去。
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鱀豚、江豚等野生动物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以滩涂湿地为主的内陆淡水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前身为 1993 年建成的铜陵白鱀豚养护场,2006 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31518 公顷。
这些年往来于苏州和铜陵之间,每每坐轮渡过江(一长江支流)都凭栏远眺,在江面上左顾右盼,都未曾有幸得见。
小周周出生那年,母亲来小住,没事时在江边散步,见到成群的江豚在水中追逐,起起伏伏,好不热闹。母亲深感惊奇,说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鱼”,公公笑着解释说那是江豚。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有这样一种生物的,后来查询了一些有关于江豚的资料。
前几年,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上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南生海棠,其名为椿,椿存梦,梦执鲲之翼,天涯海角,中有人,名为湫,湫恋椿,愿以自身之血肉成其二人眷属……”这个中国古典神话爱情故事让我着迷不已,一度在睡梦中化身为鱼,跟随鱼群,在长江里寻寻觅觅……“每个人都是大海里的一条鱼,他们横跨一整个大海,为了相遇”正如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如今因环境问题,江豚在自然环境中越来越少见,所以这十多年来,我们也不曾邂逅。
周先生说,现在想看到江豚,估计得去保护区吧!罢了,它安好,便好,梦里梦外,互不相扰!
往回走时,风转了向,迎面而来,只是多了几分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