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妈妈群里,被一篇成都妈妈写的小升初择校思路霸了屏。文章看得人瑟瑟发抖,也激起了众妈妈的各种焦虑。
文章主要讲述了孩子那“曲折又一言难尽”的择校之路,这个过程,家长和孩子都很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家长更难,因为要考虑和需要应对的事情更多。精力、金钱、认知、判断力,都是重大的考验。
文章的结尾,该家长说:“写了这么多,希望我们的择校经历能给低年级家长一些参考。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容易走入误区,一味地追求学校的知名度和名气,甚至觉得进入了好学校自己就轻松了,殊不知中学比起小学的时候更需要家长的关注和付出,课外的培训补课更是有增无减。越优秀的孩子越努力,现在在外补课的都是尖子生。和我们读书那个时代只有成绩落后才补课的概念早已南辕北辙。在教育领域剧场效应的当下,前排的人都站起来了,坐在后排的人除了站的更高,还能怎么办?”
我想起昨天在朋友圈看到的图片:
看到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段子的截图,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病。4岁孩子,英语词汇量1500,这是什么概念?大概从小就得双语教学且日常生活也双语沟通吧。更神奇的是,在美国都够了,在海淀却肯定是不够,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第二反应是:是不是我自己太天真觉悟太低了,所以才会觉得这不可思议?
所以,到底是他们有病,还是我有病???
结合来自海淀区的震惊和来自本地的冲击,我忍不住再次思考:培养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从带给我震惊和冲击的两则信息来看,其指向,是名校。必须要通过各种考验,并且各方面都拔尖,才有可能在众多竞争者的情况下杀入名校。名校,意味着更好的资源,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光环,而这些,似乎都预示着名校学子会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从理论和概率上来说,这是事实。
但,这是100%会实现的事实吗?
且看本地妈妈文章中的一段话:“五月份时,碰到了小区的邻居。沟通后,我们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他们家的孩子是2018年凭奥赛证进入其中网班学习的。由于网班的授课要全省转播,因此教学内容不能超纲。但是那些牛娃怎么可能吃得饱?于是全班都在外面补课,没有不补的。他们班上有的同学在外面报了三个数学补习班。不然数学B卷怎么拉得开差距?拉分的题学校都不教,全靠外面补。孩子们晚上11点以后睡觉是常事,家长则有一大半都不上班了,陪着孩子学习。家长娃娃压力都很大。而且邻居说四中基地班有名初三的孩子,双一进校的,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得了抑郁症休学了,孩子的妈妈也得了抑郁症。边说边摇头,惋惜叹息又无奈。”
嗯,铧姐真的是个特别好的妈妈。
倒不是说,学习压力大或者成绩好,一定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但我觉得吧,如果把上名校看做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和途径,那么孩子和家长的压力都会无比巨大,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大,倘若真的发生了,岂不是得不偿失。而且,这种判断标准,是不是太过于狭隘了?
若孩子自身有实力上名校,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如果孩子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就算是靠着家长的“苦逼”而进入了名校之门,也会因为周遭那些优秀太多的同学而受到过多的打击和挫折吧。而且,如果孩子本身并无上进的内驱力,家长的逼迫,只会让其更加厌恶学习。
中学时代认真刻苦,到了大学就放飞自我沉溺于享乐的大学生,在我国还少吗?因为吃了太多学习的苦,所以目标一达成,必然会变得松懈,甚至出现报复式反弹。
更糟糕的是,因为在中小学阶段太过于关注课业成绩,孩子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久而久之,孩子甚至都没有这种意识了。好多人三四十岁了,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缺乏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而那些不上班专门陪娃的家长,我好想说:求求你们,放过孩子吧。这不等于宣告,娃啊,你就是爹/妈的全部,你一定要争气啊!可想而知,娃的心理压力得有多大啊。ta背负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命运,而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啊。带着这么重的心理负担前行,孩子怎么飞得高飞得远???
又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关于幼升小的经验分享文。文中的妈妈为了孩子能上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一个月面了成都9所私立小学。因为孩子识字量太少,为了应对面试只得突击,孩子压力大到“睡着后梦话都在说这个字读什么什么”。不仅孩子妈妈表示听着心疼,我看着都心疼。
文后有个妈妈留言:我打算让俩娃都就近入学,然后有时间自己去考个北大博士。
虽然可能是句玩笑话,但却看起来更像是培养孩子的“正途”。
总有人会说,不要被资本主义的快乐教育所蒙蔽了,看看国外中产阶级的孩子们,远比我们的孩子来得辛苦。
我觉得这就是妥妥的偷换概念并以此掩饰“自己无能却想让孩子出人头地”的小九九。
首先,你是中产阶级吗?其次,中产阶级们是有钱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各种资源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重点在于,中产阶级们智商过关,且本身也很拼很努力啊,这样的氛围和影响可远比那些培训班补习班来得重要。而且,他们可不会“不工作了只专心陪娃读书”。
我不反对应试教育,也承认在当下的国情下,高考制度是最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
但,我很反对家长以应试的态度去培养孩子。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清楚,对于社会人来说,学历仅是敲门砖。真正能让人获得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的,不是成绩或各种获奖证书,而是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情商、逆商、同理心等等。而这些,除了学习能力,其他的可是从成绩中判断不出来的。
全世界的家长,但凡对孩子负责任,都难免焦虑。
而能很好地应对这种种焦虑不将其转嫁给孩子,并在尊重孩子个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全面综合发展,才是真正的对孩子负责任。
当然,这很考验家长。也因此,家长的自我成长,远比只监督和逼迫孩子成长来得更加重要。
每次看到这样的文章,我也难免陷入焦虑之中。但好在,我不是一个盲目焦虑的家长。通过再次自我定位,与朋友探讨以及书写,每次短暂的焦虑之后,我都会更坚定自己的育儿理念——
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是第一位的;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第二位的;引导孩子体会到辛苦学习后的成长之快乐并激发其学习内驱力,是第三位的;帮助孩子找到其特长和兴趣,并尽己所能支持其进步和发挥,是第四位的。
至于拿第一,上名校,鼓励但不强求。
名校值得我们向往,但并非成才的唯一途径。
若喜欢某场剧,自然会努力跑到前排去,若实在对剧不感兴趣,前排的人又都站起来让自己无法继续观看,那么,不妨选择一场自己喜欢的剧并挤到前排去看个尽兴吧。
毕竟——
人这长长的一生啊,拥有快乐和幸福的能力,远比上名校和拥有世俗的成功来得重要,且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