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共真乎?曰:不必也!
这是《警世通言》开篇,告诉你:这是野史,不全真,也不全假,也没有去伪存真。意思是,别较真儿!
说实话,这个还真比正史好看,而且也未必不是历史的真实。就看两个个好玩儿的,拿出来说说。
生前个个说恩深,死后人人欲扇坟。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上边这四句话是庄子说的,以前我只知道后两句。要是不看《警世通言》,还真不知道扇坟的典故。说是有个小寡妇,在上坟时候不停的用手中的扇子扇坟。庄子疑惑问之。她就说:坟里埋的是我老公,不幸身亡。生前我们两个可好了,死了之后很是不舍。丈夫临终遗言,死后坟土干了,才可嫁人。我寻思这是新坟,土不容易干,就用扇子扇一扇。
这得多着急啊!想象一下,场面就特别逗。尽管庄子看透了这一切,也不耽误她的媳妇最后也来是这么一手。情形可没有这个小寡妇“美观”,直接上斧子,暴力+血腥。
夫妻百夜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
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
我不想批评其中是非。人性本来如此,有什么可叹的?
再说说王安石,这个拗相公。
我们印象中的王安石,著名大文豪,一代贤相。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对他的变法也是赞誉有加的。感觉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是很要好的朋友的感觉,而且年纪应该差不多。
可是事实,王安石的变法一塌糊涂,也许宋王朝国库收入有些改观,可是老百姓确是比变法前更糟。王安石返乡途中,几乎都到哪里,被骂到哪里。当然这有冯梦龙夸张的地方,不过,至少在冯梦龙的所处的明朝晚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还是非常一致的。
还有就是王安石比苏轼年纪大很多,同时代的时候,官也大很多。关系也不太好,而且两个人政见不合,分属不同两派。
读读野史,挺好玩儿的。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