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天在USA today 上看到一篇文章,大致讲述了一位父亲的故事。
从一开始抱着手里小小一团的女儿,好像前世的爱侣重回身边的欣喜,他和所有父亲一样发誓用一生去疼爱她。当女儿体现出男孩性格的趋向时他也不以为然。她仍是我的宝贝,他想。
故事的最后,这位父亲“屈服”了。他别无所求,他希望他的孩子能够幸福,能够自由,去成为一个坚强的“男人”,而不是承受流言蜚语。
看完文章,我颇有触动,我问老爸,如果我是个gay,或者去变个性,你什么感觉。
老爸则继续坐在他的电脑前目不转睛,不假思索,毫无温情可言地说“我当没生过你。”
我有点受伤但并不出乎意料。
可随即他放下了鼠标说“也许那个时候我们会成为朋友。”
2.
我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恋父情结这一说,至少我没有。
在孩提时期,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需要比父亲的保护更强烈。——佛罗伊德
可在我的印象里,也许在那么一瞬间,他是高大的。可惜随着年岁过去,甚至记忆里也不曾保有,而身边的他像一个小老头儿似的,一点点矮下去,妥协下去。
老爸从不吸烟,从不喝酒,不打牌,不搓麻,新时代实用型家居男一枚。
而他说得上来的唯一缺点被我嗤之以鼻。
懒,像猫一样懒。
老爸的理想生活就是在退休后养只狗,养只鸟。每每臆想着侃侃而谈,老妈就会来一句,“你自己养,我可不伺候。”老爸就悻悻闭嘴。
我强烈推荐老爸养猫,特别是那种一整天窝在窗边晒太阳睡觉的那种,够懒。
他不肯,说他还想晚上出去散散步,想遛狗,你见过大马路上有人遛猫的吗?
这我还真没见过,但我真见过有人遛乌龟的,正好咱家有一只,省钱省力,还不掉毛。
3.
在家的时候,他总是嫌我烦,他嫌我给他讲他不知道的美剧,嫌我偏给他看我写的狗屁文章,嫌我洗澡的时候撕心裂肺地唱歌。
讲真,我也嫌弃他。他吃饭吧唧嘴,喝酒三杯倒,说着要运动还不肯陪我跑步。
我们总是不定期地争吵,可能只是因为一个攻击性的表情或动作,甚至事后我都忘了原因,他还耿耿于怀,“喏,还不是你当时怎么怎么样。”
我只记得一个晚上,一次大吵过后,我自己回房间自己睡觉去了。我当然睡不着,我怨恨,我愤怒,像海边的水浪,一波波地涌到枕头边,我时而控制得住,时而又忿忿地咬牙切齿。
房门被轻轻地推开,没发出一点声响,我急忙装睡。而他像猫一样忝步走到我床边,看着我一言不发。只用他的手碰了碰我的脸——他曾怒不可谒挥打过的脸——而后离开。
那晚,我睡得格外安心。
4.
猫,似乎从来不会主动,它总是在一边,远远望着你闹,用看傻逼一样的眼神看你。
第一次离家,没有不舍,只有兴奋。把爸妈抛在身后,老妈还在一个劲地提醒我注意事项,老爸则长嘘一口气表示终于可以过二人世界啦。
进登机口前我回头,老妈还站在原地冲我挥挥手,老爸比我还没心没肺地准备开路回家了。
当我离开后,那只猫总到我房间里睡觉听歌晒太阳。
而我回家的那天,老爸买了我最喜欢的啤酒,第一次大方地全部倒在我的杯子里。
“在外面可不能喝。”他说。
“只能在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