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激趣

   最近读《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了解到芬兰的教育是先见林,再见树,即让学生在渐进式多元化的教学中,看到事物与学科的大致面貌,从而点燃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兴趣,当他们养成有心持续学习之际,师长们再将需要专研的“树”,一一经过整理后,循序深入教学。

   这让我一下想起了几年前听孙明霞老师的《高效生命课堂》报告,孙老师在谈到开学第一课的上法时,她说从来不上新课,第一课首先是跟学生做一个轻松又有深度的交流,师生围绕新学期“学生希望老师做到什么”和“老师希望同学们做到什么”,进行坦诚平等的交流,最后达成一致共识,为了共同的目标,都要做最好的自己。第二是宣传推介教材,孙老师会把这一册教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站的位置和比重,以及教材知识体系,与工作生活的关系等等,系统的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孙老师的这两点做法抓住了教育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体现了教育的艺术。第一点就是建关系,激情。因为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孙老师与学生的深度交流,就是形成共同约定,融洽师生关系,激发有益情感。第二点就是建林,激趣。教学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学会学习首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续的求知欲望。孙老师就是通过先见林再见树,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习兴趣。

       李振村先生说,兴趣大于意义,学生只会为当下的趣味而学习,永远不会为遥远的理想而努力。教育者就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用趣味性吸引学生,既要做到见林见树,更要做到先见林,再见树。(2017年5月4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失恋者说:“感情是美好的东西,但它却是最难通融的东西。所以对感情,如果你争取不到的话,最好而且也是最聪明的办法是当...
    心生六一阅读 5,344评论 1 27
  • 为什么缝纫机乐队拍片这么少?吃了煎饼侠的亏吗?才看完缝纫机乐队,个人认为剧情不错,有笑点,有梦想,有情怀,有感动。...
    K先生i阅读 1,631评论 0 0
  • 去年的冬至是离校的那个月,十二月天气已经很冷了,穿的羽绒服。在这之前,回家呆了三天,三天后坐上了开往这个城市的火车...
    阿难说阅读 2,299评论 0 0
  • 我想忘掉一切烦心的事, 就在这安静的林中, 读读温情小诗 看看水中倒影 我知道这是短暂的 但起码这段时光 请让我放...
    idea伟阅读 2,817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