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搜消失了,今天是第三天。
1月27日,北京网信办发布通报了微博平台存在的内容管理问题,微博为此将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微博问答功能、热门微博明星和情感板块、广场头条栏目情感版块下线一周,进行全面整改。
热搜没了,很多人表示很不习惯,上微博也不知道该干嘛,只好没事刷刷青蛙了;当然也有人鼓掌称快,认为微博早该清理清理这些常年霸占热搜榜的垃圾八卦。
不过,微博热搜的消失其实也影响到一部分成天追热点的新媒体人。虽然微博热搜近年来质量堪忧,但对不少追热点为生的新媒体来说(尤其泛娱乐账号),微博热搜榜仍然是他们每日追踪的热点广场。
没了微博热搜,这些新媒体还可以上哪儿找选题呢?微博热搜消失的第三天,我们决定为大家盘一盘有哪些基础的追热点工具。
小编热点日历好救急
推荐指数:☆☆☆☆
使用感受:直白,实用,好救急
即便微博热搜榜还在,值得追的热点也不是天天有(那真是高估了微博热搜)。
对坚持日更的新媒体来说,首先不可错过的是比较固定出现的热点,比如围绕重大节日、活动、比赛、纪念日甚至节气,都有一些年年不变的关注点。
新榜在月初曾推出一篇《2018年最全小编热点日历》,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比如其中提到即将到来的2月初,值得关注有:春运、世界湿地日、立春、世界抗癌日、美国超级碗、韩国平昌冬奥会、巴西狂欢节等等。
微博热搜没了,
热门微博和微指数还在
推荐指数:☆☆☆
使用感受:信息量丰富,但操作效率低
对于习惯在微博上搜集热点的新媒体来说,微博热搜榜虽然没了,但还是有可挖掘选题的切口,比如热门微博和微指数。
其中,热门微博可以按社会、电影、汽车等几十个类别进行搜索。不过,个人认为通过热门微博搜集信息,效率非常低下,很难在短时间内摸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有搜到热度较高的信息,倒是可以通过微指数进行检验,输入关键词查看它在某段时间内的热搜趋势。
微指数会提供这个热词的整体趋势曲线,以及在PC和移动端的热议指数,还可以添加关键词进行对比,并呈现地域解读和用户属性分析。
这些对追热点的时机判断还是有一定帮助。比如整体曲线迅速走下坡,说明这个热点可能已经开始“凉了”;再比如可以根据用户属性来选择适合自己账号定位的热点。
关于微博话题热度的判断,此前和菜头在《也谈公众号的衰落》中提到这样一个方法:
在新浪微博的搜索里,选择实时搜索结果。输入任何你需要做出判断的热门话题,掐着秒表,看一看在60秒之内会产生多少条网友的真实内容。
真实内容说的是,要去掉那些水军自动产生的内容,也要去掉水军的相同转发,而是普通微博用户自发的讨论。
什么叫自发讨论,就是关注和被关注数都在100以下的非僵尸号,发布了相关内容之后,在24小时之内有他的朋友跟帖互动讨论。
如果这种真实内容的产生速度在每秒钟2条以上,那么,无论是什么话题,它一定已经开始火爆了。每秒钟5条以上,那么,它就已经引爆了。这个和经验没关系,需要的无非是你像一台电脑一样,埋头数数,专心数数。
除此之外,微博上比较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更多来自一些垂直领域的博主和大V。这些行业专家往往能提供一些一手的爆料与思考,相应的垂直新媒体可以考虑建个分组有针对性地观察(包括这些垂直行业人士的公众号等其他账号)。
各平台的各种热搜榜
出热搜榜的当然不只微博一家,各平台都有一些围绕热搜、热门话题的产品,但实际使用情况又各有不同。
1. 百度的热搜榜和百度指数
推荐指数:☆☆☆
使用感受:PC搜索为主
虽然遇到来自微信搜索的挑战,但百度搜索仍占据国内信息搜索的主流。上个月百度曾发布百度热搜2017,公布了一批热搜关键词,基本上都是被我们追逐了一年的热点。
由于新媒体需要对一个事件受关注的程度进行更全面的预判,与上文提到微指数的用法类似,百度的热搜榜和指数查询也适合搭配使用。
百度搜索风云榜的热点排行主要分为实时热点、今日热点、七日热点,并按民生、娱乐、体育等三个领域区分。对于这几个垂直领域的新媒体还是比较实用的。
除了同样可以添加热词进行对比,提供人群画像,百度指数还可以反映不同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等。
不过,由于社交媒体上热门话题基本引爆在双微,所以榜妹使用百度热搜的频率并不高。(经常使用的欢迎评论区继续聊五毛感受)
2. 微信搜索和微信指数
推荐指数:☆☆☆☆☆
使用感受:使用频率高,离话题中心近
微信已经是大多数人离不开的超级应用。对新媒体人来说,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看一看热点话题搜罗选题,其实是比微博热搜更实用且常用的一条路径。
如果一个话题能短时间内在真实的小圈层中引起热议并迅速传开,往往具备引爆的潜质。这个不仅适用于微信群聊,还适用于比如知识星球这样的线上小圈子,以及各种线下的真实社群。
微信指数的用法参见微指数和百度指数。而看一看的热点话题,也能协助我们找到一些值得关注的话题。
3. 今日头条热点栏目和头条指数
推荐指数:☆☆☆☆
使用感受:有个性分发,也有大数据
今日头条也有相应的热点栏目,不过热点内容主要是根据个人搜索情况作差异性的个性化分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热点栏目都有不同,所以更适合关注垂直领域的新媒体人去搜集信息。标配的当然还有头条指数。
值得关注的还有头条号后台,还有一个“头条号实验室”功能,会帮助提供热词分析、以及热门事件、飙升事件的相关文章,还可以按地域和行业类别进行搜索。
与热点栏目不同,头条号实验室参考的是头条全平台的数据表现,囊括的话题范围更广。
4. 知乎热榜与热搜
推荐指数:☆☆☆☆
使用感受:更快融入高质量讨论
知乎也有自己的热榜和热搜,而且不仅是App版,还有小程序版。知乎的优势是可以找到这些热门话题比较高质量的讨论,为新媒体人追热点提供角度参考。
除了以上提到的榜妹比较熟悉的,其实还有非常之多。比如杂七杂八的论坛贴吧,再比如大鱼数据中心,包含突发爆料、热门事件、地区热点等板块,也提供热词排行。
不论采取哪些平台的热点数据,往往还是需要在其他平台进行搜索验证,以及运用文图、图悦等在线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后续处理。
总的来说,除了微博热搜榜,新媒体人找到热点的方式大概还有一百种。
各大平台的热搜榜、热搜指数产品,各垂直领域的大V言论,以及官方的发布与报告,都能给我们提供思路和参考。
当然也仅仅是参考。在经历了日更训练的新媒体人面前,一个值得追踪的选题,应该像一块摆在猎豹面前的生肉,几乎是不可错过的。
也有一种可能,失去了过去的微博热搜榜,或许反而有助于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热点,以及追热点的意义是什么。毕竟数据负责结果,但给不了答案。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大牛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