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硬实力” 筑牢现代化发展“强根基”

作风建设关乎事业成败,是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唯有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以过硬作风锻造过硬队伍,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对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意义,筑牢思想根基

(一)作风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政治保障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关系人心向背。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优良作风始终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制胜密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例如,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最终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充分彰显了良好作风在推动重大战略实施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二)作风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发展活力。作风优良、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某地通过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着力解决部门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作风建设是凝聚群众力量的关键举措

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只有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汇聚起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员干部通过驻村帮扶、结对共建等方式,与群众同甘共苦,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群众真切感受到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

二、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干部在工作中重“痕迹”轻实效,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精力放在应付检查、填写表格上,而不是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例如,个别地方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只注重表面的绿化工程和数据统计,忽视了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源头治理,导致生态环境改善效果不明显。

(二)担当作为精神不足

部分干部存在“怕出错、怕担责”的心理,面对矛盾问题绕道走,遇到困难不敢迎难而上。在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这种消极怠工的作风使得一些重要改革举措难以落地见效,制约了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比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部分干部因担心改革风险,对新兴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三)服务意识淡薄

一些部门和干部缺乏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工作态度冷漠,办事程序繁琐,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这种不良作风不仅损害了群众和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了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例如,企业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常常需要往返多个部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现代化建设

(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作风建设思想防线

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注重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二)完善制度机制,构建作风建设长效体系

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加大对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坚决杜绝“唯分数、唯学历、唯资历”等片面倾向。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干部工作作风的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作风突出问题

针对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大力弘扬担当作为精神,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加强干部能力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作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风气。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干事,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带动广大干部转变作风,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凝聚起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只有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