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猜不到,色卡里藏的文化可以浸润你很长时间
说实在的,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小盒子是啥玩意?疑惑地打开《中国传统色:国民版色卡》才发现,里面真的还是别有乾坤。在以前也拜读过关于中国传统色设计和出版的其他相同类型图书,虽然觉得还是非常出色的,而且在色泽上的设计也相当精彩。但是相比起那些,现在手里的这本明显更加简洁直观,因为标明的毕竟是“国民版色卡”,更亲民,更精确。如果一定要找出一点一种不同的东西来形容一下它,那就是在我们寻常的介绍和色彩标注之外,《中国传统色:国民版色卡》将没必要的形式完全消除了,只保留真正的“色卡”。比如在这套册子里没有设计上光影晕圈而产生变化的各种角度的实拍照片,通过色泽的改变来展现色彩的变化。在介绍这些对应内容的时候,传统色的介绍也删减了连篇累牍的文字。而最喜欢的还是和那些大开本完全不同的长方形设计,加上一个盒子,然后纯粹的色卡版纸,几乎随身的包包都可以放进去了。
将最繁华和美好的都保存,摒弃了浮华和花哨的各种包装,正是这版《中国传统色》最大的特色。简单、纯粹而轻便,偶尔古诗词偶尔简单介绍,和每一张纸板的颜色都在色泽上做到了天然相融相配,真的不需要做太多,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看半天。你只要打开这套书,然后将它往背面的方向去展开,你刘可以发现,其实每种设定颜色后面都别有乾坤,都对应一句经典的与之相关的古诗词文。在古诗里描述的内容,恰好就是这种颜色。有时候觉得比较奇特,因为诗词的内容毕竟想象的空间比较大,这些古诗词句的优美是需要想象的,而这些对应的美好颜色,又恰好用这些诗句来解说对应的颜色,以此联想所见到的画面。


这种美在某一个时刻,其实看到的不仅仅是色卡,展现的画卷的内容,其实在脑海里浮现的其实是丰富多彩的画面。有时候唯美很难形容,因为毕竟那是一个非常纯粹而又带着一些神秘的世界,但是色彩就将之呼吁了出来。在之前阅读其他的色卡的时候倒是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的古诗词触动了心弦,一下就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手里鲜活立体了起来。大概从一定程度上说,设计者的目的也是为了体现出书名的“传统”二字,让文化不仅仅只是文化吧。



有点好奇,就找了下作者的信息,搜索到的信息如下:
作者郭浩:文化学者,文创投资人。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现正从事中国传统色美学的研究和普及、中国美学的新创作。想到这里,翻过来看了一下序言,一下就被这句话吸引了,郭浩说道:“中国传统色的美好和中国文字的雅致不能分离,结合得好就是一部好色谱”。我想,一个人的设计理念肯定融合在他的作品之中的。既然有了文化的气息,那么,文字的雅致和传统色的美好,肯定不止如此。
果不其然,这里还有一个玄机——颜色的称谓。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以代表中国的花自然是牡丹,因此代表中国的色彩,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大红大绿才是中国色。但事实上,古人的智慧非当代人所能及,他们的审美与智慧其实都藏在每一个文字里,随着文字而流传千古。中国的传统色不仅是色泽的美好和艳丽,在颜色的称谓其实藏着很深的学问。即使是简单的颜色也也富有诗意你看,凌霄的红,沧浪的浅淡,胭脂的鲜红,木兰的淡绿,各种颜色都有一个雅致的名字,缙云、沉香、吉翠几乎陌生的名字,后面都有一段文化的寻味。中国色彩美学正因为其精致和微妙而显得诗意曼妙的,这是文化与色彩结合时的丰饶之美。读来真是让人唇齿生香。
真的别把这本书当成一本简单的色卡书籍,每一本的设计背后其实都蕴藏着深沉的文化,即使是简单的一个名字,在背后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浸润着,玩是乐趣,读是文化,而翻阅《中国传统色:国民版色卡》,便是在畅游文化的五彩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