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灿烂的午后,我打开月如水老师编写的节气课程第十七讲《秋水秋桂秋月明》,和平常一样,先快速地浏览一遍,又回头细读慢品了一次。这一讲写的是我最为熟悉的桂花,很容易便勾连起星星点点的记忆。
01
一向喜静的我,这半年在亲友的善意劝说督促下,渐渐养成了散步的习惯。每天晚饭后习惯性地走进校园,在行走间送走夕阳,迎来静谧的夜晚。散步的乐趣很多,倘若是一个人,可边走边细察自然景物的变化,自由遐想一番;若是几个人,便可以自由随意地畅谈,亦是悠闲而惬意。
这个秋天,我极为迷恋学校小花园中的那两棵桂花。一棵金桂,花瓣是金色的,花朵细小而繁密;一棵丹桂,花瓣是橙红色的,明艳而稀疏。我有些偏爱丹桂,因为它的花瓣质感细腻,莹润而光泽。
因着这两棵桂花,整个校园都是芳香的。浓郁的香甜气息随风飘散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深吸几口,便感觉神清气爽。夜晚来临的时候,热闹的校园安静下来了,那气息便越发的浓郁。
平常我大多在操场上散步,那儿热闹些。几个人同行,说说笑笑时间就过去了。但是桂花开了之后,我行走的路线便有所改变,总是喜欢围着小花园慢步缓行。走到桂花身边时常常驻足凝视,细嗅花香。就这样,每日相伴,倒也多了不少情趣。
记得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里有这样的句子:“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当初读到这段话时,我心生欢喜,它道出了我对花草的切身感受。花草如孩子一般,永远是那么美好、纯洁。你靠近她们时,用不着戒备,也用不着担心。她们总是无私地献出自己的绿叶和鲜花,给你心灵的慰藉,让你感觉很温暖。这一路走来,每个季节的花儿都是如此,让人着迷,让人眷恋。
桂花对我亦如此,或许更为热烈一些。只要我途经她的身边,她那细小柔嫩的花瓣,总是捧出浓郁的香,让我欢喜地畅饮,拂去我心中的焦虑和烦躁,让我重拾美好。还有什么比这样倾情陪伴更让人感动,更让人心安?
杨老师说过,“记忆如此之美,唯有书写与之相存。”是的,把珍惜与感恩之情付于笔端,记下这一路相伴的美好,这一切便会定格在记忆中,永远地留存下来。
我喜欢桂花,我记得它们芽、叶、花的样子,我看过它们最美丽的绽放,也看到过落英缤纷的时刻。我用自己粗浅的文字,记下我眼中的美好,表达我对她们最真诚的珍惜和感恩,这是我唯一能为她们所做的事情。
02
关于桂花的点点滴滴,并不仅限于今秋的记忆,那些清浅的旧时光里都有她的身影。去年秋天,我和读书会的同学们一起研修四季课程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宛若就在昨天。
彼时我很是钟爱秋之别离课程《桂华秋皎洁》,时常沉浸在那优美的文字中,感动,感慨。于是找来相关的诗文再细读,任自己的思绪游走于唐宋的时空中,与那些千年前的诗人墨客一起,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唱出心中的赞歌。
我目睹了诗仙李白在秋日里与友人送别,“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见证了黄山谷的朴素回归,“欲知岁晚在何处,唯说山中有桂枝;还有张九龄、李清照、辛弃疾……太多的文人雅士在桂花前流连忘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动人诗篇。
那些日子里,在月如水老师课程的感发下,我曾经在朝阳初升的小院中,嗅着甜蜜馥郁的桂花香,背读李白、张九龄、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词;也曾在月色皎洁的夜晚,静坐在书桌前,回想起曾经与桂花相伴的点点滴滴,写下一些感悟的文字。
记得当时我写了《桂花的记忆》一文,追溯了初识桂花,品尝桂花蜜的情形。那些温暖的记忆,因一篇小小的文字而得以重温。其实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有太多那样的美好记忆。只是因为忙碌琐事缠身,便不曾有时间细细回想。
月如水老师的一句话深深打动过我,“忙碌的琐事总是疲惫麻痹我们的双眼,可是,你一定要在一树的桂花前,一树金色繁密的桂花香里,沉醉片刻……”
因了这话语,我便格外怜惜院中的那一树桂花,一有空便去看她,一连许多个日子,不曾间断过。直至有一天,我再去看她,只看到撒落一地的细小花朵,心知今年的相伴只能到此。那一瞬间,心头陡生伤感,明白了前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那份心境,惋惜和不舍之情一时间难以排遣。幸好还有龚自珍的诗句可以宽慰自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时光总是走得太急,失去的美好无法挽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心怀感恩,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好好珍惜。
03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花草情有独钟,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不计其数,单是写桂花的诗篇便有许多。愈是深入研读,便愈发感受到花草的美好。
除了古人的诗篇外,对那些描写花草的散文,我也是特别的喜欢。每当读到那些文笔细腻的篇章,心中便欢喜得很。那些灵动的文字不光写出了花草的形,更写出了它们的神,让你感觉她们都是有生命的存在,一如现实中那些美好的人。
每次捧读美文,总感觉那些文字有如生命枝头绽开的花朵,美得不得了,读之便不忍放下。该是怎样兰心蕙质的人儿,才能执一枝生花妙笔,写下这样的绝妙好文?每次读完课程,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有时候心里特别感动和振奋,也想尝试写下一篇满意的文字,落笔时才知道自己终归还是肤浅了许多。那些下笔如神的背后,应有更多的深厚积淀,更有长久对于读写的坚持。
我知道自己欠缺的正是这种恒久的努力。明知自己应该沉下心来阅读,好好积淀、提升自己。可是平常又只停留在碎片化的浅阅读中,且思考得也很少。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做不到深入阅读,又不能勤于思考,我的收获自然了了。
记得穆罕默德有句话,“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曾经我认为写字就是属于我的一朵“水仙花”,可是现在也没有好好守住它。尽管杨老师一再提醒,我的课程作业仍然没有及时跟进。一曝十寒,这样的书写,总是太散淡了,提升自然缓慢。时至今日,仍是常常挣扎于惰性的泥淖中,没有太多的收获。
记得刚开始研修课程时,曾经劝勉过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把读写坚持下去。不为特立独行,只为心中的那一份喜欢。记下自己看到的美好的瞬间——花、木、人……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记下来,定格成永远的美好。可怎么就轻易地忘记了初衷呢?
总感觉一个人得坚持点什么,才能不负今生的好时光。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努力做回从前的自己,努力去感知美与爱。虽然自己的文字依然浅陋,但我愿意用一颗向好的心,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且行且书写,一点一滴,润泽自己的人生,也给他人传递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