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不是孩子的错——听房超平校长讲座有感


“厌学不是孩子的错”,光看题目就让人很想一探究竟,听完讲座,感觉确实是这么个理。

为什么“厌学不是孩子的错”,房校长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的:

1、孩子厌学,谁之过?厌学不是孩子的错,为什么这么说呢?房校长通过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说明,厌学有家长的原因也有老师的原因,总之不是孩子的错。

2、既然厌学不是孩子的错,那么老师和家长的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超量的作业,还有父母老盯着成绩排名,这些都会使孩子厌学。

3、什么样的孩子不会厌学呢?有梦想的孩子不会厌学。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有梦想呢?梦想和格局有关,格局和视野有关,阅读可以帮孩子扩大视野,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小学阶段怎样强调阅读的作用都不过分,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想什么办法都不过分。

这一点真的让我感触很深,学生爱上阅读之后,自然会树立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的追求之后,他更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付出努力,所以自然就不会厌学了。这也给我们为人父母者敲响了警钟,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且是越早越好,尽量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这一点真的是受教了。

4、我们怎么做才会让孩子不厌学呢?

(1)、少学学习,这里的少说不代表不说,而且不能一天到晚不停的说。

帮助孩子树立乐观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是厌学的克星。

(2)、生活是更好的学习,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生活,多与人交往,不但有利于放大学生的格局,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3)、正确对待孩子的退步,孩子退步时,本来心里就很难受了,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尊重、理解、包容孩子暂时的退步,和孩子一起寻找退步的原因,帮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4)、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能做“传声筒”,要学会科学转达老师或家长的意见。

总之,作为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心里感受,充分的尊重孩子,实现家庭和课堂的民主,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仅仅盯着成绩或排名而不顾虑学生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关心和尊重,孩子才不至于厌学。

对于厌学的学生,我们可以想办法心平气和的和他沟通,帮他找到厌学的原因,帮其重拾学习的信心。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多关注孩子的生活以及校园里发生的趣事,而不是一味地追问学生作业有没有做完。

还有,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优点,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发现孩子优点,放大孩子优点的人,帮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要相信,只要教育得方,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再次感谢房校长的精彩分享,以及为此次讲座辛苦付出的人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