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自制力,这些话你最好别信

没点自制力,这些话你最好别信

文丨张宗超

与读者书: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昨天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体制内不悲催、这样的人才悲催》,给我了不一样的思考,是我一个朋友写的,是一篇比较走心的文章。

其中有一句话我很有感触,是李尚龙的一句话:请保留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我就从我的角度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这句话吧,这句话很补,从思维上建立了另一种可能性——你进入体制内,并不一定就一直待在体制内,你也可以重新走出来,前提是你要保持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

可能还有的人是喝鸡汤式的来读的,特别是想在体制外,但能力还不足,又想先进体制内几年再出来的人——我只要保留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在哪儿都可以

是的,保留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可你要知道体制化也不是开玩笑的,这是第一点,也就是你可能会被体制化,最后就不了了之;另一方面,你还得搞清楚哪些是离开体制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不同环境下生存所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二点,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

这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性问题,本质上来说,人性是好吃懒做的。

体制内意味的是稳定,体制外讨生活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混好的,想要保留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你得有自制力和意志力,让自己持续修炼某写能力。

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请保留随时离开体制的能力这句话你信了,大概走进去就没你走出来的事了,或者说走进去,你未必就真的能做到保留离开体制的能力。

几年前我还学到一个观点,大概意思是作为一个领头人、领导者,你不一定什么都要会,但一定要会用人,你不会的可以通过用人来弥补。

这句话同样很补,给很多不愿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或学好专业的人找到了可能性——只要学会用人,其他的就没我什么事了

可事实是,学会用人这几个字很容易读懂,真正的运行起来就未必,如果学会用人的能力那么好修炼,为何你身边的绝大部分都还在靠技能生存?又为何你身边会用人的人少之又少?

除非你真的愿意为了修炼这项能力,花更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你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你需要学会看人,你需要通透人性,而这些没个十年八年的历练和积累,压根做不到,除非你是忽悠自己的

这些相比较做好本职工作或学好专业知识来说就真无法进行比较了。

我是一个手里有笔的人,经常在微信公众号、博客、简书、一点资讯等平台写作的人。可以肯定的是标题党是每个写作人必备的一项技能,事实上,人们不是讨厌标题党,而是讨厌做得不好的标题党。

我写过一篇《你和优秀只差这一步……》这样的一篇文章,有个大学生评论了一句:真的只差一步?

这个评论我真的是醉了,我承认,这篇文章以及本文的标题都可以归类为标题党,但看文章不能只看标题,看书也没见你看了封面就说看完的不是?

我的意思是,标题就像一个人的一张脸,很重要。虽说绝大部分人不靠脸吃饭,可不代表脸就不重要

有一类文章的点击率还是相对较多的,比如我们和某某只差几个好习惯、你和优秀只差这一步、快速成长的几个秘诀、做到这几点,你就能如何如何……这类标题的文章。

如果你认真读这类文章并有自己的思考,你应该知道,这些文章所描述的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关键点,并非人生的全部

也就是不是每篇这类的文章都能够拯救你,但如果你恰好有往这个领域发展的意向,也许这些文章的确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方向或几个方法。

如果你都不做任何思考,轻易地就相信,只要培养了某几个好习惯、掌握了几个秘诀,人生就发生改变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真的好天真。

同样的,一句“真的只差一步?”或者“真的就差几个好习惯?”这样的质疑代表的是你真的好幼稚

喝鸡汤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可对于没有自制力和认知不够的人来说,“鸡汤毁一生”这句话效果还真不一般,的确足够毁一生的。

也都热衷说道理物品都懂,实际上真正懂的道理的人还真不多,很多人懂得只是几个字组成的一句话,因为每个道理背后都有一套运行机制,这才是最难明了和最难做到的

想要真的实现自我成长,首先你的具备思考的深度,这一步的修炼,相比较你自己去经历来获得之外,读书获取他人智慧可以说是捷径了。

其次,谨防被哪些读起来很爽的文字所坑,如果你没理解背后的运行机制或潜在的成本投入就轻易相信的话,相信我,痛苦的死去是你无可避免的归宿。

最后,请不要满目的反鸡汤,也不要轻易的说道理你都懂,这意味着你还很幼稚。鸡汤你不需要,不代表其他人不需要,毕竟鸡汤对于刚开始主动面对世界的人来说,还是有滋补作用的。

另外,如果道理你真的都懂,你的人生怎么可能过不好?

今天是端午节,在此祝大家节日安康,感谢一路有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