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骨碎补的故事

骨碎补,别名猴姜、毛姜、崖姜、岩连姜等,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骨碎补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撩去茸毛(鳞片)。临床上除了生品外,还有烫骨碎补等炮制品应用。

骨碎补

骨碎补治疗筋骨断裂的故事

相传唐明宗外出围猎,突然一金钱豹窜出,筋断骨裂,鲜血直流。请御医使用了内服药,外贴药多种方法都不管用,疼痛没有缓解。于是就下令张皇榜要召集天下能人,来为唐玄宗治背伤腰疼。

这时候来了一个民间医生,给他献了一个猴姜的草药。一方面煎汤内服,同时又把它捣碎外敷。很快就治好了唐玄宗的病。皇上龙颜大喜,问道,这个药叫什么名字?医生回答道,叫猴姜。皇上说,这个名字不太好听,不雅。我给它起个名字吧,叫“骨碎补”吧。

在历代本草中,能由皇帝亲自命名的药品,骨碎补可谓是绝无仅有。这或许也是“骨碎补”之名逐渐声名大噪,成为治疗跌打损伤要药的关键所在。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冬服药酒二三两,立春则止,此法终生常尔,则百病不生。”

骨碎补治疗久泄的案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了自己用骨碎补治疗久泄的案例。

魏刺史的儿子患久泄,请了很多医生来诊治都不见效,已然到了生命垂危之时,最后只好请李时珍治疗。李时珍用骨碎补研成末入猪肾中,煨热给他吃,食后就立即止住了泄泻。

李时珍分析认为:肾主大小便,久泄必然导致肾虚,因此不能单一专从脾胃疾病来治疗。既然很多医生用药都失败了,李时珍则放弃了治脾胃的办法,考虑到久泄应该是属于肾虚引起,从补肾入手,取得良好的效果。

事实证明李时珍的分析判断是十分正确的,辨证论治,药到病除。

如今的骨碎补临床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1、骨折碎裂:骨碎补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骨质疏松的功效。本药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钙化和骨盐形成。也是其名之“骨碎补”的主要缘由。古今都将其作为治疗筋伤骨折的要药,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2、肾阳不足病证:能用于治疗多种因肾阳虚引起的病证,如腰痛,耳鸣,久泻久痢、筋骨痿软等。

【性味归经】苦、温。肝、肾经。骨碎补根状茎入药,富含黄酮、生物碱、酚类等有效成分,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续筋、治牙疼、腰疼、久泻等功效。外用可治斑秃、白癜风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药材名称 骨碎补 别名 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炮制 骨碎补: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
    爱吃橘子的猫7阅读 1,296评论 0 0
  • 骨碎补 别名:肉碎补、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燎去毛状...
    本草园丁阅读 2,196评论 0 3
  • 今天天气晴好,小编好久没品尝杜仲骨碎瘦肉汤,于是几个人商量一下,就是到深山采点骨碎补用来改善改善生活。 在古代魏国...
    胡诌文学阅读 959评论 0 0
  • 从医篇 一 引言 学中医,继遗产,登堂易,入室难。 三字文,文薄浅,撮精要,引玉砖。 治学道,贵恒钻,红与专,不可...
    彭泰来文化公益理事会阅读 1,849评论 0 8
  • 漫说骨碎补 最近一些练习太极拳的朋友,有的由于架势太低,有的因姿势不正确,引起膝盖内侧或外侧疼痛,问我有没有什么好...
    知一书斋阅读 2,006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