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习惯晚饭后长跑,坚持了好多年,不论冬夏。
我的父母喜欢跳舞,他们觉得听着音乐翩翩起舞,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所以他们很好奇我为什么喜欢长跑这样的运动,孤单又枯燥。
今天冬天雾霾依旧严重。父亲说,你可以试着打打乒乓球。我一个朋友正缺球友,而且他有乒乓球台,就在小区附近。外面跑步冷飕飕的,空气又糟糕。
父亲几次建议,我总听不进去,不愿意改变我常年形成的习惯。我认为,跑步有跑步的乐趣,既可以锻炼,又不影响思考,还可以听着音频节目学习。
一天,父亲突然给我打了个招呼,说他联系了他那个朋友。话音刚落,电话就进来了:你父亲说你想打球?我没有思想准备,但又不好拒绝,担心父辈间磨不开面子,随口应了一声。就这样,拿着乒乓球拍出了门。
到了他朋友那里,一个很大的家,中间一张乒乓球桌子,四周放着些杂物,虽然很乱但还算干净。中央空调开着挺暖和。他的朋友也内敛,话没多说,就开打了。
我多年没打,手生得很,但他的基本功也不算好。我俩旗鼓相当,只是接发球我不如他。打了一晚上球,熟络了。回家的路上,我还和他念叨,其实我多么喜欢长跑,长跑有什么样的好处……因为思想上的被动,我并没有完全接受乒乓球和眼前这个大朋友。
第二天,我坐在床头,想到打乒乓球那温暖的环境,又想到跑完步后湿冷的衣服,跑步的倦怠感悄悄袭来。我又拿起乒乓球拍出了门。
就这样十来天后,为了接住他的发球,我被迫学会了搓球。记得是元旦节的晚上,反手搓球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屡试不爽。
进步的感觉让人陶醉。那晚回去的路上,在脑子里自说自话,一不留神做出表情, 摆出姿势来, 搞得迎面走过来的人一脸莫名奇妙。
这个大朋友喜欢钻研,经常看教学、比赛视频,去打球的路上和我讨论,指点要领:蹬转收的手臂动作要收小臂、没有进攻机会时要迎前击球……
一到球场,大家迫不及待要切磋练习,体会要领。
打球的时间过得总是很快,感觉没打几局又到了回家的时间,路上我们漫聊着打球的过程,回想着做错的动作,期待下次可以纠正。
一个多月来,得益于这个大朋友在理论上的指导和每晚的认真练习,我俩的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正手对攻练习可以打二三十个回合。更重要的是,我还收获了一段跨龄友谊。
这就是这个冬天我成长故事的一部分:练习,进步,从而热爱练习,继续进步。

2
对于陈年的积习,我们本能地拒绝改变,因为逆人性。但往往逆人性的选择是通向进步的阶梯,打开人生幸福之门的钥匙。
逆着人性做事情是痛苦的。有时需要外在的力量强力扭转我们的意志,比如父亲的安排、领导的命令、规定的deadline;但更多的时候,需要内在的激励,让自己尝到甜头,将逆人性变为顺人性。
人太精明了,没有人会为无收益的事情而努力。我们在做事或练习过程中,需要给自己奖励,让自己快乐起来。从生物医学角度来讲,就是要找到那个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小成就。
我在打球过程中每一种手法和步法的进步,都让我愉悦,甚至上瘾。这是促进我们进步的最大内生动力。
在某种意义上讲,结果都不重要,沉浸在“练习,进步,从而热爱练习,继续进步”的迭代过程中,我们会感觉非常单纯和满足,这就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大的收益,是对“活在当下”最好的诠释。

3
我在打球的过程中发现:在接对手某类球“失误”的时候,总会想着下次要判断好球的旋转及力道,不能再“失误”。
总认为自己主观可以很好地判断,从而避免“失误”。但事实上,击球那个瞬间,并没有时间判断,在那份潜意识的“感觉”没有到来的时候,这类球总是“失误”。
就这样的一拍一拍地练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个瞬间,灵光一闪,那种“感觉”就来了。你会发现,这类球自己总是能很好地处理,不再“失误”,而且能够越来越熟练的驾驭这种感觉。
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坚持练习。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或者感觉的东西来。

4
2019年冬天,乒乓球就这样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给我带来了更多生命体验的同时,让我感受到“练习、进步、从而热爱练习、继续进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