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阐福寺的菊花展上,一位老者告诉我们,天坛的花展也不错,又来这里打卡
姹紫嫣红,其实差异主要有几方面
其一,花瓣。有纤长的、短粗的、笔直的、打卷的
其二,造型。有悬崖式下垂的、也有花瓣上扬抱成一团的
其三,大小。有单珠花朵硕大的、也有小花成束丛生的
其四,颜色。有红、橙、黄、绿、紫、白单色的,只是不见墨菊。也有复色混搭的,比如下图第一枝,名“二乔”,周都督和孙仲谋的漂亮夫人。
上面特征排列组合出来的不同品种,自然令人眼花缭乱
有一个品种叫“白毛刺”,实为罕见
冷香引蜂来
古人喜欢“托物言志”,东坡就把自己比做“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而菊花的“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不妥协精神,一直为士大夫所吟唱。归隐、高洁、不屈、君子,中国文人赋予菊的“价值符号”。
不仅文人,就连畈盐世家出身的黄巢都留下两首咏菊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我纳闷,园艺大师为啥不命名那种金色的秋菊“黄金甲”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名字。
期待来年,用诗人孟浩然的名句结束我的小文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