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世界,其实就像一个人主观活动的世界。发现别人的需求似乎是所有商业的核心,而激励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到,人类需求分为两类: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在低级需求被满足之后高级需求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具体一点可以概括为“五层次需求理论”:
一、生理需求,首先要活下去;好比你刚对进城务工的工人,一来就跟他谈梦想是没用的,激励什么的没有能比直接告诉他工作包住,一个月给你多少钱来得效果好。然后在工作期间慢慢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就是最好的激励。
二、安全需求,活的安稳;对于没有具体技能的员工,心里面总是会有不知道哪天自己就会被别人代替了的不安,各种福利、保险、技能培训以及严格执行的制度才是这类员工的定心丸。
三、社会需求,活的有归属感;归属感就是要让员工看到具体的行动,光是嘴皮子说说送点礼物之类的效果肯定不好,要求要有互动、参与感;发放旅行津贴不如直接组织大家一起旅行,这样不仅达到了预期效果还能加强员工相互之间的了解,融洽团队氛围,一举可能数得。这些激励手段是走的感情路线,与前两个需求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四、尊重需求,找到被尊重的感觉;领导能记住你的名字,这种感觉不论是你身处社会哪个阶段都是让人心生热血的,自己得到尊重会促使人从心底开始自我激发,会真正进入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私BUG状态,就似“合伙人制度”那种感觉。这是顶级管理者的秘密武器,听说百试不爽。
五、自我实现需求,释放自己的潜能,做出贡献;对于这个阶段的人,他们追求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全力以赴让社会变得更好,就像比尔盖茨,难道他还会为钱忧心,还会找不到群体,还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都不会。
但是,这五个需求并不是依次出现的,他们可能会同时存在,只是不同阶段的迫切性、强烈程度不同;找准了阶段,才能有的放矢,不然你会让员工觉得你一点也不靠谱,又2有LOW。
并且,这五个需求不仅能运用到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有所试用,学会举一反三的运用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