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坐公交车的常态是戴着耳机听着歌,望着窗外开始放空。好似我从没被周围乱糟糟的人群所干扰过。这种常态终在前几天的一个早晨打破。
早晨,出门上班,坐上车。依旧是不变的拥挤推搡,也成功的把我挤到下车的门边。心想着,我不用再边推挤,边喊着让一让,我要下车的戏码了。旁边正好是一起上车的阿姨。
“孩子站在这多危险啊,上车不能给孩子吃棒棒糖,扎到嗓子怎么办。”正在低头找耳机的我听到旁边阿姨在说着谁。“来,上这边来。不让吃不行。”接着一股南方普通话飘到我的耳朵里。抬头瞟到一个穿着红绿条格大厚棉袄,梳着短发,脸呈黑黄色的中年阿姨。手心里拿着农村乘粮食用的胶丝袋子,里面装着一块脏黑黑的海绵。正在拽吃棒棒糖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脸和小手儿都脏兮兮的,还时不时的用手抓棒棒糖。也穿了一个厚厚的棉袄和棉裤。无论怎么喊她,她都是嘬一口棒棒糖,嘻嘻的笑一下。
“这么热的天儿,不能给孩子穿这么多啊。会感冒的。”旁边阿姨说。“不行,穿的少才会感冒,你们不懂。”中年阿姨说。
我一直在看那个孩子,孩子明明热的已经出汗了,事实上现在哈尔滨的天气,人们已经穿着春装,一派清爽。“阿姨,你们是哪的啊?您是孩子的奶奶吗?”我本着好奇问道。“安徽来的,是姥姥。”我的好奇有了答案。
后来的我也加入了劝这个中年阿姨的行列。“真的不能给孩子穿这么多,现在的天气不适合。”结果已经可想而知,我们不懂。
在这个物欲横流,快节奏的时代。谁还会真的对一个陌生人苦口婆心劝到你信服为止呢?这一个小插曲随着那个姥姥领着小女孩儿下车也就结束了。我旁边的阿姨还在说着“农村人真是不懂这些。”我笑笑没说话。
依然是挂上耳机听着歌,注视着窗外掠走的一幕幕。可心里的好奇却正滋生着。小女孩的父母呢?小女孩该上幼儿园的年纪了,为什么没去呢?这对姥姥和孩子为什么从安徽来到北方哈尔滨呢?在这个城市里只有他们两个亲人吗?无数个问号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茫茫人海中,每天擦肩而过那么多人。最终也只是擦肩而过。我的好奇和疑问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我已经忘了这段插曲。两天后下班的途中,我又在车上遇到了他们。
依然是那身厚厚的棉袄,手里拎着那个脏兮兮的袋子。小女孩儿的眼神也依旧傻傻的,天真的。唯一变了的是小女孩儿手里没有了棒棒糖。
车里有位大叔说,又一个领着孩子去沿街行骗的。我恍然。
从没这样想过。但听了大叔的话,越看越像……
孩子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该是在和同龄小伙伴上幼儿园的年龄。如果真的是这样,不禁心生悲哀。为这个孩子有这样的父母而悲哀。为这个社会而悲哀。
匆匆行走中,遇见过,遗忘过。但那个拿着棒棒糖嘬一口,嘻嘻笑一下。眼里闪烁着傻傻的天真的小女孩儿,我想我很难忘记。
愿这个棒棒糖女孩儿,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