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应该留痕

你曾以为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人,吃过的苦终将照亮你前进的路。这是个浮躁的世界,从来都不缺乏知识上的巨人,而毫无疑问行动的侏儒却遍地都是。网上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依然没有变得很牛逼,读过的书和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直接有直接的关系?这里不免让人怀疑,当然我不是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我只是一个理性的读书人。我曾经也漫无目的的疯狂的读书,以为一味的单纯的输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日突然让我灵光一现,或者这些书里的知识会内化为我的能力,而现实一次次的给了我耳光。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我寻寻觅觅才发现了原因,我看完书就看完了,最多也就是在书上简单的写写画画,我说的简单的写写画画真的是非常简单的写写画画,在我觉得有意义有启发的句子下划下横线之类的,根本没有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结果是读过的书就像没读过一样,熟悉这样场景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这样读过的书里头却有几本书是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冷读术》、《奇特的一生》、《精力管理》等就位列其中。这不得不让我思考其中的原因,尤其是我对待这几本书和其他几本书的态度的差别。翻开这几本书,我发现这基本数我不仅仅是简单的写写画画,书的空白处都有我写的感悟。这样我开始相信,读书必须得做一定的输出。最常见的几种读书输出有以下几种:1.读书笔记2.思维导图3.将书中的重点讲给他人听其中读书笔记是很多作家常用的方式,在谈到读书的时候有不少的语句是这样描写的,他读了大量的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也简要的说过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对于作者的思想全部简单的吸收有失颇偏的,应该会有些东西你是不赞同的或者在特定的场景下背景下才成立。简单来说作者讲的一般而言不完全对你试用。如果你觉得作者说的每句话都有道理,那么很可能你还没有好好的读这本书,你没有思考,知识简单的看了看文字,抑或作者的思想大大在你之上,以至于你无法判断作者观点的对错。出现前者这样的情况,请认真地重读这本书,出现后者的情况,请从相关的导论或者概述的书读起。思维导图对于头脑风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用在阅读上的主要作用是总结书本的大纲,构成骨架。思维导图没有固定的形式,也有人称其为心图,都是一个意思。《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笔记方法也类似思维导图,如果不了解,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将书中的重点讲给他人听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你知识仅仅觉得这本书不错,,可是你又说不出来好在哪里,那么对不起,你可能没有真正的读懂这本书。这里我想借用控制系统中的闭环来结束本文,为什么读书要做输出?我们要让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一个闭环,读书是输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是输出。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你的知识获取的会更加牢固,最终会内化为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 1.1 平时多做阅读,随时积累 1.1.1 读书方法 主题阅读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日常随手拿起来一些书翻阅也...
    cissyfriends阅读 584评论 1 4
  • 读了千本书却还不知道自己读了啥? 读来读去宝宝心里还是有话说不出, 怎样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读书体系? 想要知道怎样...
    橙子学院阅读 655评论 0 1
  • 人类是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是外星人遗留在地球的实验物种?人类是上帝或者女娲的作品?谁知道呢! 我们可以确定的...
    齊天阅读 173评论 0 0
  • 你偷偷做了一个决定 经常在某一个深夜 比如决定过 当一个图书管理员 开一个绘本馆 成为一个画家 以及 在一个城市呆...
    天野丢阅读 215评论 0 1
  • ——春天的主旋律 萧萧残荷立斜阳, 点点浮萍秋思浓。 蝉鸣声声悲夏远, 凉风习习秋意近。
    春天的主旋律阅读 27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