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全是我个人的感悟和理解,也只是我在眼下这个年龄这个人生阶段的感悟。
嫁给徐志摩之前,张幼仪出生在一个算是富庶的家庭,有父母哥哥的疼爱,也有书可念,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条件偏上的家庭了,家里有很多哥哥弟弟,自己从小受到的家庭关爱肯定不会少。而且是世代读书人家,这也就是她一直以来有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迟迟无法和完全的自由主义思想接轨,但又愿意接受新事物,愿意优化自己的源头吧。但是自从嫁给徐志摩后,她的人生就变了。
和徐志摩在一起的时光,应该是天堂里的地狱吧,他们没有共同话题,很少交流,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徐志摩嘴角向下,从此之后,在徐志摩的心里这个女人就和土气搭边了。她既没有洋气的女学生的外表,也没有女学生那样爽朗的性格,追求新文化的自由思想,总之,传统保守朴素的她,和后来徐志摩喜欢的女人相比,确实算不上足够林徽因式的浪漫清新或是陆小曼式的妩媚,尤其对于浪漫的理想主义的徐志摩来说,她是毫无吸引力的。
徐志摩总是对她冷言冷语,经常在语言和眼神动作上看轻她,对她瞧不起的样子,这也造成了张幼仪一直不敢在徐志摩前做真正的敢想敢做的自己。两个人的关系也急转直下,从在国内到国外,徐志摩和张幼仪有了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包括张幼仪出国,全是来自徐家家长的压力,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里,少之又少,徐志摩更是觉得这样的时光是一种煎熬,他迫不及待要逃离这样的关系,尤其在遇到林徽因之后,他对当时怀着第二个孩子的张幼仪提出了离婚。暂且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离婚对张幼仪这个传统女人来说有多大的打击,即使放到今天,对一个孕妇提出离婚,并将她一人丢在异国他乡自己去追寻真爱的做法,会对这个女人有多大的打击,但就是这样的巨大打击,却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让张幼仪产生巨大蜕变的机会。
离婚之后,张幼仪还是把徐家二老当成家人对待,并且独自抚养孩子,做生意创事业,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和徐志摩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他们常常书信往来,虽然大多数的初衷来自公事上的交流,但是这样的契机下却让徐志摩看到了另外一个张幼仪,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张幼仪帮忙照顾徐家二老,照顾徐志摩的生意,还时常接济当时已经和陆小曼成婚的徐志摩夫妇,可能时光让两个人都不再生硬吧。
很庆幸,在53岁时,张幼仪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爱情,一个医生希望和她结婚,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尊重每个人的意见,把自己考虑在最后,在收到儿子的一封情感真挚的信之后,他们举办了婚礼,两个人在一起过了20年幸福的互相陪伴的日子,我想这应该也是圆满的。
张幼仪是爱徐志摩的,越是不顾一切毫无保留付出,对方越是不在意的。徐志摩飞机失事离世之后,张幼仪说她不恨陆小曼,她恨的是林徽因,恨她答应了徐志摩却又反悔了,徒徒伤害了两个人。
张幼仪是坚强的,但这是环境所迫,她独自一人在遭受了离婚和小儿子过世的打击,仍然在国外求学几年,她选择吃苦,选择面对,我能感受到人物内心是复杂的。未嫁给徐志摩的张幼仪应该是自信的,嫁给徐志摩后,在他的阴影下她越来越自卑,内向,不敢说话,直到徐志摩和他离婚之后,她慢慢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重新建立不一样的自信,这时候的她又是充满勇气的。
很多人说徐志摩是渣男,也有人说林徽因是渣女,这些词一点也不准确,这里暂且不讨论林徽因。我又重新去了解了徐志摩,才发现他不能这么被简单定义,他一直秉持“真”,说真话,说实话,追求心里的东西,不伪装不骗人,所以他才要离婚之后再和林徽因交往,理想主义者就是这样的,我认为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纯,或许叫纯真,他们摒弃了人世间的一些规则伦理,他们信奉爱是至高无上的,就像大家吐槽琼瑶的爱情至上论,但在他们眼中,爱是超越伦理道德的。但我们的信奉,不就是道德在爱之上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罢了。
好像,我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评判一个人了,但或许我们都没有资格去评价任何人,我们只能试着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