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在温暖的阳光里抽芽,长出了两片新的叶子。
周末是牧牧比较清闲的日子。其实她一直很清闲,因为每一天她都是享受着度过的。不过,奇怪的是,今天送牛奶的人来得晚了点,牧牧一直等到九点才在大门口的牛奶箱里拿到自己的牛奶。一贯的生活节奏被这迟来的牛奶打破了,早饭搭着几片土司应付过去了。
柔和的阳光,婴儿的小手一般,穿过轻盈飘动的纱帘,降落在大地色的方桌上。牧牧伏在一本书上,翻动了几页,突然直起身来,饿了。牧牧简单地打理了一下,披了一件淡淡灰色的外套,穿着那双钟爱的蓝色的棉靴,出门了。今天牧牧不想做饭,所以决定要去路口那家中式餐馆大快朵颐一番。
天空是那种淡淡的蓝色,云朵绵绵的,很白。阳光的温度也正好,令人心情愉快。路旁那个大大的水库,安静得没有一点波澜。水,映着四周的绿色,很清。一路上牧牧哼着记不得名儿的曲子,漫步着,欣赏着。。。
突然,零钱袋上的铃铛戛然而止了,有两个身影出现在牧牧的眼帘。
浅浅直直的短发,带帽子的淡紫色运动上衣,一袭简单的装扮,一辆有后座的自行车。车尾后一步远的左侧,一个穿着白色连衣长裙的女孩,长发散在肩上,发丝在微风中自由飘动着,她时而低头,时而望着前方那个推着车的人,不语。两人以同样的速度向前平移着,始终保持一两步的距离。挂在车把上的虎头铃相互撞击着,发出清脆的声响,叮铃,叮铃,叮铃......
这景有一种恬淡的美,美到牧牧不想去打扰。可,环顾四周,没有树,没有丛,只有一路的小草。牧牧只好止住脚步,看着他们,一点点移动,远去。他们从前面的岔路口左拐了。那是一条通往更里面的路。路两旁开始出现延绵的山丘,山青树绿,空气宜人。里面不远处有一两间医疗站,商货行和一家老人疗养院,更里面还有农产品研究基地和鱼塘。
他们去那边做什么呢?看病,钓鱼,还是赏花。。。这些好像都有点不切实际,牧牧用手顺着轻轻拍了两下前额的刘海,不想多想了。沿着路向右侧就是餐馆了。
他们的脚步在“庆恩安老院”门口停了下来。一个中年的护理人员推着一个形容憔悴的老妇人从里面出来,他们称她常奶奶。老人一见他们,眼中顿时大放光彩,喜上眉梢,嘴里还唤着两人的名字。
他们迎上前,一左一右,推着老人,缓缓走进院里。绕过中间的大花坛,进了屋。跃然坐在老人旁边给她剥桔子,讲最近家中和附近发生的趣事。叶泽埋头修理着那个有点高低不平的木脸盆架,听到滑稽处,他会抬头望着她们,笑出声来。
谈话声,老人呵呵的笑声从屋子里传出来,在空气里旖旎开去。旁边的住户们一定羡慕极了。
老人说:“小泽啊,送来的牛奶很好喝,回去替我们谢谢你爸爸妈妈。”
叶泽嘴角的弧度更大了些,冲常奶奶点了点头,老人笑了。跃然也笑了,望着他,微微上扬的嘴角很甜蜜,眼中露出一点柔软温暖的光。
叶泽家每周五会为全院的老人们送免费的鲜牛奶,已经有半年了。
半年前,跃然和叶泽被班级分配到这家疗养院做义工。虽然之前他们也一直是同班,却不熟识。那回义务劳动使两人第一次有了交集。他们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慈祥和蔼的寡居老人。尤其是这位常奶奶,她与跃然一见如故。拉着跃然的手,看着跃然笑,给跃然讲民间故事,剥砂糖橘吃。也是从那时起,跃然和叶泽就约定,一有空就来看常奶奶,给奶奶解闷。他们没有食言,总是相伴而来。
天空依旧蓝,几片几片的云朵缭绕着,像赶集一般。吃完饭的牧牧散步着往回走。不过她今天不想走来时的那条小路了,反正从前面一点的住房区中心也能绕回家的。这一区的环境很令人称羡。路面整洁,绿化也美。
高高的梧桐载着满树的绿叶,一副盛开的样子;茂密的橘树丛,可以使人联想到丰收时的景致;春夏交接的花使禁不住大地之气的摇摆,芬芳呼之欲出。每一幢民宅的外墙面上都有一个天蓝色的牛奶箱。这里的人都喜欢喝牛奶。因为牛奶是现制的,加工厂就在宅区对面。路两侧隔一段就有一盏路灯,黑色的杆体,正直而有气质。一阵面包奶油的香气将牧牧的注意力锁定在了一家蛋糕屋上,正是牧牧心仪的味道。两个小朋友捧着奶油杯从里面出来,享受着美味,笑容美得堪比杯中的奶油花。
藤椅店门前换了装潢,新刷的漆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味道。牧牧点头微笑着向三味书屋的主人问好,女老板正在给刚上幼儿园的女儿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小女孩儿很可爱,很乖。
白色的墙面,蓝色的大门,顶着木质的屋檐,别具一格。门右侧有一块长长的标语牌,上面有“雅泽奶源”四个字。从半掩半开着的门里,可以看到一排送奶的天蓝色三轮电动车和一条长廊。牧牧从没进去过,但她觉得这里面一定别有洞天。蓝白的完美结合,使这一所房子有别于周遭其它。牧牧走过时对它有莫名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