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shē)田词五首(其四) 【北宋】
王禹偁(chēng)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1]
翻译
种完了北山的田地再去种南山的田地。
帮助邻人们耕地,怎么能偏袒呢?
希望这世间的人都像我一样,
那么天底下就会少很多荒田。
畲田:即火耕田。此处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土地,有垦荒的意思。
作品赏析
“北山种了种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畲”劳动分先后、协力共同进行的特点。这一句的着眼点即在于强调劳动者的协作精神,所以便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岂有偏”。“相助力耕”是一种一家垦舍,四邻相助的淳朴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杀尽鸡豚唤斸畲,由来递互作生涯”(《畲田词·杀尽鸡豚唤劚畲》),只要谁家有事于畲田,四围乡亲“虽数百里如期而至,锄斧随焉”(《〈畲田词〉序》)。“岂有偏”系承接上句而来,是把“北山”、“南山”,一视同仁,无所遗留的意思。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二句,借农夫之口,表达了在劳动中产生的自豪感。畲田广种,不局限于一山一地,若人间皆能如他们那样,那就“四海少荒田”了。此二句,同时又双关诗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农家,熟悉和关心农事,又时值宋初承五代战乱之后,入亡流徙,土地抛荒,提倡开荒种地是地方亲民之官的首要任务,为此,诗人提倡畲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复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其意义是很大的。
此诗朗朗上口,民歌风味很浓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人希望当朝的执政者“择良二千石暨坚百里”,也就是说要精选州官和县官(二千石是古代郡令的代称,百里是县令的代称),使全国各地都能提倡开荒,又希望能够“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要是天下的农民都能像商州人民那样“更互力田,人人自勉”,那么“庶乎,污莱尽辟矣”(《〈畲田词〉序》),全国农业的振兴就有希望了。[1]
这首诗歌颂了宋初农民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开发山地的热情。商州某些偏辟山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关系,这里的农民还保持着群体互助的古老传统。到了农耕季节,“先约定某家某日有事于畲田,虽数百里,如期而集,锄斧随焉。至则行酒啖炙,鼓噪而作”。这种风俗反映了山区农民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为了生存,他们不能不依靠集体的力量。从诗中还可看出,当时山区农民在土地所有权尚未确定时谁愿多种谁就多收的情况。作者在这组诗的第一首“各愿种成千百索”句后自注道:“山田不知畎亩,但以百尺绳量之,曰:‘某家今年种得若干索(十丈为一索)’,以为田数。”畎田,即田间。这一首“北山种了种南山”句就反映了农民们想多开荒地、多有些收入的心情。第二句赞扬农民的“相助”和“力耕”。前者体现了友爱精神,后者体现了劳动热情。“岂有偏”则体现了民农的无私:无论对谁都一视同仁,没有私心。第三、四句以“我”的语气发议论,切盼天下百姓都能开荒种地,过上好日子。经过五代战乱之后的宋初,田地荒芜,生活贫困,人心未定。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地方官,当务之急就是开荒种地,恢复生产,民心方能安定。作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是明智的。作者在诗序中希望朝廷能选用州官和县官,让他们在全国各地倡导开荒,“使化天下之民如斯之义”,使天下的农民都象商州山区农民“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作者写了这组诗,“欲采访官闻之,传于执政者”。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现实的。
这首诗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它是在吸收民歌营养的基础上创作的。农夫们耕作时常常边干边唱,可以鼓士气、除疲劳。正如作者在诗序中指出的:“督课之语若歌曲。”听起来如同有节奏的歌曲。又指出这些民歌有“俗”的特点。作者创作这组诗时,尽量写得通俗易懂,“其词俚,欲山甿(即山民)之易晓也。”语言力求朴素浅近,清新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