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城邦体制

首先来看城邦,城邦是早期国家的一种类型, 以古希腊国家家最为典型。词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文“波利斯”,原有城堡、国家、公民集体、城市之意,形成时间、途径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基本上具有如下特点:1小国寡民:2多数以一个设防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区组成;3均有一个小范围的、极端封闭的公民集体;4与公民集体的存在相适应,希腊城邦在政体中均包含民主制成分,共和政体居多;5城邦军事制度的主体是公民兵制;6城邦无独立的祭司阶层,公职人员兼祭司职能。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 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它们的国土面积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古代希腊城在形成之初,政权一般都由原来的氏族贵族把持。原由氏族贵族成员组成的长老议事会转化为城邦的贵族会议,掌握着决定城邦事务的大权。部落军事首领演变为城邦的执政官,负责处理城邦的行政事务。部落民众大会则转变为城邦的公民大会,在形式上保留了对贵族会议的提议进行表决的权力。这样的城邦政权组成形式被称为贵族政治,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各自力量对比的差异,后来各个城邦的政权形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城邦从贵族政治演化为民主政治,有的城邦则长期维持着贵族政治。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城邦制度与希腊当时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有如下几个特点:长期分立,各自为政。虽然希腊古典时代的这些城邦在制度、风俗、语言、经济、宗教、文化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但由于希腊属于丘陵地形,各城邦相对独立;实行公民政治 定期送举管理者(只有斯巴达的国王为终身制)。经济上以小私有制经济为主,商业比较发达,无神庙经济;军事上实行公民兵制,无固定军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在氏族社会组织逐圣渐解体的基础上, 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城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