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相识在网上,我能信赖你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从有了手机,家里的固话就沦为了摆设,固话最大的作用是为了备用跟家里老人联络方便。

自从有了社交软件QQ,微信,朋友们就随时在网络的那一端,随叫随到、随时在线。

自从在线上线下参与各种活动和各种群,于是通讯录大部分变成了外圈的人:有微商、咨询顾问、时间管理同学、投资爱好者、写作班同学、运动圈朋友、孩子辅导及家长群,还有各种互加的好友。

时不时心中就会萦绕一个问题:

网络中的交往,能够有多大信任呢?

我们无时无刻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获得着过去难以想象的丰富的信息和知识。

享受着某淘、某东、某汇各种购物的便利。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随着接触的各种朋友圈子的扩大而见多识广。

但是,是否对网上的朋友保持谨慎态度。只能谈一些风花雪月和想法,碰不得利益和金钱呢?

问题的核心:信赖的程度并不取决于地缘关系(身边/网络)。

信赖并不在于你的朋友是否来源于身边还是网络上认识的。

重点在于是你自己。

进一步来说,你自己具备什么样的思维系统,决定你是否能很好的应对和处理各种情况。

自己才是影响事情因果的主体。你要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去决定自己能力范畴内可以接受的选择,并对自己的决定承担风险。


本周在简书群认识一位朋友。

通过群聊加好友,仅仅知道姓名。但人家却有出版纸质书。(⊙o⊙)哇!在我心中立马升级为牛人。

在初步认识后,他给我推荐他写的3本书品读,希望我给予支持。

从写友的角度没想太多,我飞快的答应了,毕竟要支持一下,“原创不易”啊。

讲真,其实我手里已经有很多更有名的人写的书还没看完,不一定非要买他写的书。但既然已经答应,那就不能失信于人。我提出希望他给我在书上作者签名,留作纪念。

一切聊好后,我们友好的达成了网友之间的承诺。

今天书是收到了,可面对的是塑封好的书。心中在拷问:“他不会忽悠我买书吧,塑封好的书如何签名呢?”

我很直白的在微信上问他:“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您的签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件小小的事件,内心几种反转,最后收获的是彼此之间的信守承诺。

这也算收获的一段良缘。

但成人的世界里从无简单,我们依旧需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和谨慎。

和一个陌生人建立链接,信赖就是在患得患失和猜疑中摸索产生。有价值的交往是彼此的合作共赢,各取所需。

快速的成长需要在挑战面前,不断的迈出一步。

想一想:

你圈子是越来越小,还是世界越来越大?

是愿意:

舒服的过着画圈的生活,还是去“小马过河”?

我们不断有想要完成的事情、不断要面对新的挑战。

如果总是靠自己慢慢去试错和摸索,有时候真的很难。毕竟我们的精力有限,时间珍贵。

朋友和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我们不断自我更新之路上的助推器。

朋友汝真汝假,

需要自己多留心、多思考;需要我们自己细细揣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去多尝试和冒险。

尝试之下,总有收获。

也许你还在当地,可是你天南海北,却拥有一群心灵或智趣上的朋友。

远隔千里,但相谈甚欢。

没有太多的世俗瓜葛,彼此在努力中相互守望和鼓励。

也许,哪天想到处去看看,走到哪里还能有朋友相伴。

其实也很不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