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将无限次地重新上演,一个细节都不少:初恋、求职、跳槽、生育、病痛……总之,包括一切。如果你设想你的人生将无限次地重演,你现在做的种种决定会不会有所不同?换句话来讲,如果你知道,你的人生将永恒地重复下去,你会不会改变生活方式?这一句话来自尼采思想实验。
不改变的生活是生活吗?
不改变?那么问题依然不断?改变?那么依旧有不断的新问题,改变或者不改变都是一样的重复,那么是选择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出击,主导权依然在我们的手里。
被动的接受,当下会很舒服,可是舒服过后,我们会自责,会懊恼,甚至会焦虑。大到整个人生经历,小到晚上睡觉早上上班起床甚至是玩手机等这些小事。
晚上睡觉的时候,习惯了玩手机,经常刷手机刷到半夜,怎么办?然后一边自责的同时明天又开始重复刷手机熬夜,直到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才开始挣扎着改变。
手机占据了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早上起床先刷一会手机再起床,刷完之后,上班的时候再继续一遍刷手机一遍工作,中午休息的起床的时候又开始刷手机,晚上工作的时候也是一遍刷手机一遍工作,你已经意识到现在的状态已经出现了问题。
于是你拿起了笔记本,写下了新的计划和目标,第一天你在床上辗转反侧,终于可以把手机放下了,可是此时你心里想得确是别的事情,好不容易,没有看手机,睡得比昨天早了一些,可是再过了两天之后,你又重新开始了晚上刷手机的习惯。
改变,从源头开始
晚上晚睡的原因是因为会经常刷手机,所以晚上在某个点就应该先把手机关掉,比如睡觉的前半个小时把手机关掉,哪怕想起其他的事情来,也要把手机关掉。
早上起床的时候玩手机,那就早上起床也不要开手机,只有在中午吃烦的时候,刷刷手机,中午休息的时候把手机关掉,然后下午开始工作的时候再把手机打开。
做好今天的事,准备明天的事。
有时候,我们做出的改变不明显,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明确。我们做事情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因为在我们的基因里,人都是好逸恶劳的,我们的脑海里面就像住着两只动物,一只是懒惰的猴子,一只是勤奋的小熊,猴子和小熊每天都要进行战斗,所以我们需要有明确的指令告诉我们应该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