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今天产品的故事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之前,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对夫妻身上。
这对夫妻带着自己的钱,
为先生来看病。
到了重庆,
结果,大夫却给他下了死亡通知单,
告诉了这位太太说她的先生只有三天左右的生命,
在几十个小时之后,
她的先生可能会与世长辞,
可以想象得到这位太太非常的伤心。
但他们决定要死也要死在家里,
不愿意客死异乡。
所以他们就准备回家。
这样的一趟回家的旅程可以说是最后的旅程,
最后的旅程怎么度过,
这是一个饱含着浓浓情感也包含浓浓的悲情的故事。
显然,坐飞机还是坐高铁坐火车都不适合,
因为先生的身体已经非常的虚弱。
太太就选择了打车回家。
从重庆到他们的老家新疆,
路途迢迢千里之远,
这一路当中路途也是非常的险阻。
他们找到了一位司机,
愿意一路护送他们回家,
一般来讲人们不会愿意接这样单子,
因为一个癌症病人坐在车上,
许多人也会觉得不吉利,
万一要是死在车上更是一个不吉利的事情,
但这位司机,
他却看到了这对夫妻的浓浓的情感和回家的心愿,
愿意来成全他们的心愿。
这位机就驾着车开了30多个小时,
终于安全的把这对夫妻护送到了新疆。
当这位司机踏上新疆的土地的时候,
他仰天长叹,
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
但是没有想到是会以这样的方式,
他内心充满了一种非常满足的感受,
他没有收这对夫妻的车费,
而是驾起了他的车回到了重庆。
这位司机就是滴滴专车里的一位司机,
是感动中国的人物。
看完这样一个故事之后,
我们会对于滴滴专车产生什么样的一个认识?
我相信,
很多人都会觉得滴滴专车的司机都是非常非常的有同情心,
有非常非常好的服务,
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实在是大为不易。
反过来看今天很多产品的传播,
无论是在微信里面看到的很多微商的朋友圈传播,
还是今天看到的很多的主流媒体当中的传播,
之所以用户对产品无感的原因是因为产品的“肉体“都是千篇一律的。
但是缺乏一个有趣有情的产品的灵魂,
而这个产品的灵魂很多时候它就是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当中,
一定要包含的是用户的利益,
一个产品的功能,可以被许许多多的竞品所替代,
但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就是这个产品背后的情感和包含着这份情感的故事,
它永远没有办法被任何竞争对手取代。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有情怀,
这个情怀并不是一个空洞的产物,
这个情怀是包含了产品的情感、用户的利益以及产品的特点的整体的载体。
产品故事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
但是为什么说它在今天却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我们媒体传播环境和用户的接受形式巨大的变化。
过去的媒体大多数时候我们用的都是中央化的媒体,
通过报纸、电视去传播我们的产品信息,
再通过线下的渠道,
让用户在终端可以和产品见面,
从而产生成交。
这是过去“天上打广告,地上建渠道”的传播形态。
在这样的传播形态当中,
因为媒体是中央话的,
所以时间是高度稀缺的。
这个也逼迫的很多的厂商,
把自己的产品卖点提炼成非常简单的一条、两条、三条。
这也是为什么,
在过去定位理论能够风行中国的原因。
因为定位理论更多的适合的是,
在一个中心化的媒体当中,
用最简单的方式去传递清楚产品的卖点。
但是今天我们却发现我们的传播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绝大多数的产品传播,
更多的都是通过微信、微博、直播等一系列的新形态的媒体、社交形态的媒体进行传播。
今天的传播,
更多的它不是一种向过去中心化媒体自上而下的一种品牌关系,
而变成了一种朋友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今天的一个好的品牌和它的用户之间他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它有点类似于像我们今天的网红,
网红可以通过各种像直播、音频、视频、微信等一系列的媒体互动工具去和他的粉丝进行非常有深度、有粘性的交互,
他没有太多的时间限制。
往往粉丝会对于网红的甚至是缺点都会进行维护,
这就是今天的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
今天新型的传播形态,
需要一个产品在很多很多的维度去和用户产生互动和关系,
绝对不只是在产品的功能层面去和用户进行沟通,
还需要把产品非常多的细节,非常多的卖点,甚至背后的东西挖掘出来变成内容,
传递给用户,并且和用户互动。
你的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
举个例子,
很多人知道的网红张大奕,
向她的粉丝去销售服装,
销售服装的过程当中,
张大奕就会不断的晒出自己穿着不同形式的服装的照片,
并且会和用户去互动,
甚至连某件衣服是袖子长了还是短了、怎么样会更好、怎么搭配,
她都不去和她的用户互动。
这样的深度互动,
它是建立在今天我们利用社交媒体的形态之上,
它绝对不是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把产品的优点说清楚,
而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去和用户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沟通和互动。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
用户更加愿意去听到一个非常饱满的产品故事,
听到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对用户来说比了解产品的功能会更加重要。
另外一条是我们今天用户接受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今天的产品需要故事化需要内容化,
其实也是用户接收状态所倒逼的一个现状。
在过去,
我们经常接受到的是在稀缺时代产品的那些独特的卖点和定位和广告词,
但是今天因为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了非常丰盛的状态,
甚至我们很多的产品,
很多的行业都已经严重的产能过剩,
也就意味着产品的同质化,
变成了今天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
正如我们老说的“肉体“都是千篇一律,
但是我们却找不到一个有趣的灵魂。
产品有点像圣经里面记载创世纪上帝创造人一样,
上帝用泥土创造的人,
但是,
上帝从泥人的鼻孔里面吹入了一口生气,
让泥土成为了有灵魂的人。
今天我们的产品缺乏故事,
今天我们的产品缺乏灵魂,
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用户接受的过程,
也是一个寻找有趣的灵魂的过程,
用户的接受需要用户融入到产品的场景中去,
甚至融入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去,
让用户成为故事的参与者、传播者,
这样的一个产品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可是今天许许多多的产品都忽略了这一点,
并不是这些产品没有故事,
而是产品缺乏故事思维。
这个产品其实有非常非常多的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故事可以去挖掘,
希望每个产品都能够挖掘到属于自己的好故事,
并且去构建自己社群,
传播自己的产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