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简书早报,每天汇集当日好文,宜配合早午餐一起食用~点击标题查看完整文章,点击作者名字关注后可收集作者更多动态哟~ps欢迎各种自荐/推荐~
日常的解惑,关于如何投稿简书日报?
作者:Krall
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阅读和收藏“学习方法”或者“如何成功”这类文章的时候,我却一如从前的倾向于探究那些伟大的人物或同时代的人如何睡觉?睡多少时间?吃些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少时间?和家人如何共处?他的焦虑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
这些每个人每天发生的事,几乎成了我探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为什么简直有些偷窥癖呢?还不是因为这些每一分每一秒的行为背后是不同习惯产生的不同行为,还是不同行为影响了大脑习惯的变化,或两者皆有?对此,我贪得无厌的渴望一探究竟。
然而终究没有多少人像柳比歇夫那般56年记录自己每件事花了多少时间,每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但好在总有些志趣相投的人做着类似的探究。那么究竟能不能找到“葵花宝典”呢?
投资理财·理财小试验
作者:佛祖保佑我主
今天下载了蚂蚁聚宝,本着研究一下的目的,转了些钱,买了如下产品:
1. 广发纳斯达克指数 10000元;
2. 大成标普500等权重指数 10000元;
3. 鹏华美国房地产 10000元;
4. 天鸿沪深300指数 10000元;
5. 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定投,每月3000元。
我是这么想的:长期看好美国房市,所以这五个里面感觉鹏华最靠谱;感觉美国经济仍然向好,所以广发纳指和大成标普也都不会太差,也许涨不了太多,但赔钱的概率也算小。可是沪深300就不好讲了,我对A股的厌恶仍旧根深蒂固,所以这个基金只是个绿叶而已。摩根债券呢?做个定投也应该还好吧,资产配置要多元化嘛。
@IT·看简书产品如何变化
作者:向右奔跑
我对简书产品的改进的期待:
1、私密文章,最好能在标题处标明时间。如果现在要查一篇秘密文章的记录时间,还得在电脑上查看历史版本,要找到记录的时间,很不方便。有些信息随便记录下来了,记录的时间最好显示在文章标题旁,跟发布的文章类似。
2、简书的文章搜索需要改进
现在的文章搜索完全看不出什么算法。除了左侧分出 了文章、专栏和作者。我试着搜索技术方面的文章,其实高质量的技术文章还是不少,但是现在在搜索时难找到。
作者:单立人
就这样,赵匡胤做了天子。五代时期,军人跋扈,常行废立之事,天子就是他们手中的玩物、商品,能立也能废。但赵匡胤做天子,似乎是早有预谋的事。一是因为在《辽史》中没有960年南侵的记载,况且赵匡胤做皇帝后,并没有继续带兵北进,辽军也奇怪地逃跑了;二是在兵变前,赵匡胤的举动就很可疑。比如,在《宋人轶事汇编》中就记载赵匡胤出兵前,京师就已经传言“点检为天子”,闹得沸沸扬扬。为此,赵匡胤还回家咨询家人的意见。不料他姐姐大怒,拿着擀面杖就打,说:“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意思是这种事你还决定不了吗?干嘛问我们妇道人家。三是,赵匡胤篡位后,要举行一个禅让仪式,但没有文告,可巧翰林承旨叫做陶谷的,从袖子里拿出了文告,说“早就准备好了”(见《宋史 本纪第一》)。从这些方面来看,赵匡胤的登基,是由预谋的。
作者:屌私型格
但是,注意了,但是。
无论是ZARA、H&M还是优衣库,它们都狠清楚地知道,在实际的日常穿着中,没有任何一家的产品可以应付所有的情况。ZARA和H&M的衣服经不起一季折腾,优衣库你除了居家和学生时代可以套在全身穿以外,等踏入社会以后还穿着一整套出门,就总显得太过低龄和冒失了一点。
作者:初眉
很多新编戏让我无法忍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唱词和唱腔。半文不白的唱词拙劣至极,歌不是歌戏不是戏,听不完一段就想摔门而出,一场戏停下来一句值得回味的词、一段让人可以回想的腔都没有。
之所以说《甄嬛》这戏诚意满满,从唱词和唱腔可以看出是下足了功夫的。上本唱词稍差,依然有半文不白的词句出现,有不合辙不押韵的情况出现,有些地方词接的并不如意。但下本则要好太多,文词漂亮、妥帖、动人,也难怪大家怀疑上下本究竟是不是出自同一个编剧的手笔。而且,下本中将因电视机流行起来的“臣妾做不到啊”“贱人矫情”台词带入越剧舞台,竟丝毫没有违和感。
世间事·老父如宝
作者:步绾
我决定还是把所有记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也许琐碎又絮叨,旁人看来庸常无奇,可有什么关系?我怕自己老了会忘,会张冠李戴,我舍不得丢弃,舍不得模糊。并不是要写一篇多么精彩奇巧的文章,甚至不需要修饰,童年的温暖,来自父亲汩汩不绝的爱,已足够支撑起粗简的表达。父亲不是高大全的,我揣着父亲的疼与护,似一朵在温室里开放的小花,越懂得生之多艰,就越试图去理解他作为男人的幸与痛,韧与绵。这个家和家人们,数十年的生息、开散、延续,随着回忆逐渐清晰,我沉缅于此,好像从新生开始又活过了一遍。甚至还看到了我未曾活过的日子,看到父亲的顽皮,沸腾的热血,偶尔自私。看到他的双眼,从炯炯有神到昏花浑浊,那束光从未熄弱过,笼罩着我,一路前行。
人物·营生
作者:木子兰兰
老刘头个矮清瘦,皮肤黝黑,年轻时一直靠家里的两亩薄地顺带打零工度日,东家补房瓦西家耕亩地。年纪再稍长点,孩子读书该花钱了,他就独自来到县城里,担着两箩筐,卖过豆腐脑、麦芽糖,夏天削菠萝、冻凉粉,冬天烤地瓜玉米还有胡椒煨糯饭。
城管越来越多,走街串巷运气不好时,小半天功夫就会被城管逮个两回,好在他脸皮厚一边讨饶说再也不叫卖了,灰溜溜走开。在转角的下条街口又会看到他,手举两砣铁块,敲击的叮咚叮咚声传得很远很远,总有路人回头看他。
有了点积蓄后,就在城西的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起了卤味。用老刘头的话说就是,做生意也要一门钻。指望三十六门,门门发大财,那是梦话。
欢迎关注简书官方微博@简书,官方微信jianshuio 获取活动第一讯息~
微信添加 wjnwjn1994(简书小明),注明个人的简书ID、所在地和兴趣爱好,即可加入丰富多彩的简书微信群,等你哦~
感谢各位写出精彩文章,每人将收到简书提供的一份小小打赏,微薄心意请不要嫌弃 (´・ω・`)请多多支持/勾搭简书日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