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过后,家乡团圆的热闹的气氛慢慢地消散。日子悄无声息地来到立秋,这时节,正是荷花开得最艳最美的时候,游客们纷至沓来,在荷田边驻足、拍照。亭亭玉立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频频点头,仿佛与游客们打招呼:“大美剑川,欢迎您!”
如此美景,错过岂不可惜吗?于是我便约杨老师一起赏荷花。赏花时,对着荷花连连称赞:出淤泥而不染,像一幅活的画,为初秋增添了活力……几百张照片也拍不尽荷花的美。
中午时,我和杨老师来到小树林小吃摊,点了些本地特色小吃,有凉面、炸洋芋、炸小白条。由于都是现做,需要时间,我们就东一就西一句聊家常,坐等开吃。杨老师说,前几天自驾新疆,那边景色很美,值得一去,问我是否有旅游的打算。我说,本来计划带父母亲去外面走走,奈何家中农活太多,没有时间去,在父母的眼中农活永远排在首位,有时健康也要让位,除非动弹不了。每当遇到此情此景,既心疼又生气,心疼他们太辛苦,气他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时常跟他们说:“人生很短,农活是干不完的,要爱惜身体,享受生活。”他们嘴上说知道了知道了,但身体总是一如即往地朝向田地。忘了烈日,忘了风雨,也忘了自己!这并非他们本意,而是生活需要他们不得不忘记呀!
“趁着父母身体硬朗,多带父母出去走,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杨老师说,接着她就跟我说起了她父亲。
父亲不善言辞,很少用言语直接表达感情。父亲去世后,杨老师早上总是口渴,刚开始以为是前一天的菜太咸导致第二天早上口渴,之后几天的菜都是少盐少油,但依旧口渴,杨老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她突然想起父亲在世时,每天早晨父亲都会用柴火烧水,水烧开后先倒出一杯,这杯热水是父亲专门给杨老师倒的,杨老师洗漱完,准备出门时,水温刚刚好,每当看到女儿咕噜咕噜喝水时,父亲满意地说:“暖暖胃”。
多年以来,上班前喝一杯热水,已成了习惯,成了生物钟,当习惯在某天戛然而止时,身体就会在某一固定时刻感到口渴,口渴的这一时刻正是父亲在世时倒好的那杯热水。说到这里,杨老师拿起水瓶,望向远方,慢慢地喝了一口水,眼里早已噙满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