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的内心总有两股力量在不停地打架。
想坐下来认真地看一会儿书,但经不起朋友的呼唤就跟着他们吃喝玩乐去了;想改变无规律的生活,但夜晚的诱惑让人忍不住对着手机屏幕挥霍自己的青春和身体;想拒绝朋友的要求,但他弱他有理,碍于面子又不得不违心地答应;想放弃这段看不到未来的感情,但又害怕自己不能适应没有他/她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状态,使我们处于一种烦躁和空虚中。很多人都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恒久的努力去面对和争取我想要的一切。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会很舒服。
和一个写作的朋友聊拖延症的心得,她说:“对啊,我要写的,一大早起来打开文档,起了一个标题,然后这里逛逛,那里看看,再接几个电话,再看看微信,一上午过去了。中午吃了饭,想要看看书,刚打开书又觉得该去写文章,坐在电脑边,又重复着上午的举动,一下午又过去了。到了晚上,心里想今晚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写,然后一次也没做到……我感觉我无可救药了。”
这就是人生常态,不管做什么都会被重复的无聊所折磨,就算是作曲家,也可能有一天厌烦于那些像豆芽菜的音符,就算是作家,总有一阵子会对自己写的东西倒胃口。那些教我们如何把日子打扮得像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如何精细管理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鸡汤,总是忘了给我们勺子。
出发之前说破天,行进中只有蹉跎和抱怨,总是无法抵抗一床被子好梦眠,我们都是平庸的大多数。
02
看到“坚持”这个词,很多人心里都会涌上一股开天辟地的情怀,脑海里自动匹配悬梁刺股、卧薪尝胆那类比较悲怆的画面。但是放在生活里,坚持其实很平易近人。
小提琴演奏家说,每天保证练半个小时的琴就行了;摄影大师说,周末有空出去多拍拍就能有所进步;每一个教英语的老师,通常也会说,每天背背单词,做做阅读,英语自然就会好起来。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大脑有一层由磷脂膜和脂肪构成的髓鞘质。像树的年轮,一层层包裹着轴突,髓鞘质越厚,人的即时反应能力越强,人的技能等级越高。然而,简单的重复、持续的练习对髓鞘质的增长作用不大,而精深练习、有增量的重复,突破原来的水平,才能刺激髓鞘质的增长。
精深练习是建立在悖论之上的: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纠错,然后变得更聪明。
人之为人,就在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使我们有着异于其他动物的反省能力。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跌跌撞撞,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敏捷自如。
人们不仅会对别人撒谎,也会对自己撒谎。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绘制人生的地图很艰难,惟有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内容翔实和准确。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处于更新和调整中。
阿里巴巴成立之初,马云需要去义乌赚钱养公司;乔布斯遭受排挤和嘲笑的时候,IBM个人电脑还只是构想,他是在自家车库里造出了APPLE I并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哈兰·山德士创立肯德基的同时,他才是个66岁,月领105美元社会保险金的退休老人,有梦想的人就是这么任性,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迟。
当最初的狂热退去以后,我们还需要用新的激情维持一直以来的坚持,那就是鸡血。鸡血这东西,当它的能效退去时,你就要继续打上一针,才能有走下去的信念。
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即便有先知告诫,你仍需要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迈步向前走。
03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戴尔被越共俘虏,他是被俘的最高级别军官。在越共的战俘营里,越南人对美军恨之入骨,经常使用一些折磨人的手段。在这长达7年的时间里,死亡、失踪、精神崩溃的狱友不计其数,但斯托克戴尔最终坚持活了下来,。
后来据采访,他最终幸存下来是因为恪守着一个信念:他的生活不会比此刻更差了,他的生活终有一天会好过现在。他坚信自己能够出来,但是不做短期出来的打算。过于乐观的人却没有出来,是因为他们以为圣诞节前自己一定会被释放,结果一个接一个的在失望中抑郁而死。他告诫那些乐观的人,我们不会在圣诞节之前出去,面对现实吧。
这个定律被称做斯托克戴尔悖论。
斯托克戴尔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你不能把信念与原则搞混,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这点你可千万不要失去——而原则是,你一定要做好面对最残酷现实的准备,无论它们是什么。”
踏在盲目乐观和妄自菲薄之间小小的独木桥上的,便是留到最后的人。有勇气直面残酷的现实,并有决心跨越这些困难,才是真正的乐观。
没有理由地持仓相信股市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人,没有理由地认为自己一定能考上清华的人 ,没有理由地认为一定能在25岁前买房子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后来怎样了。
看到考研人数太多就直接放弃的人,职场遇到天花板就不再上进的人,因为婚变而直接自杀的人,谁又真正为他们难过?
马丁说,每一个强大的人,都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成功是个充满变数的词,每个人都拥有个性化的人生体验,通常情况下,人的心智水平也并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活了一大把年纪的人,根本不懂爱不懂自律不懂生活,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把失败都归结于命运不公。但也能惊艳地看到一些年轻人,年纪轻轻却很有想法,并能把想法付诸于实践。
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问题不会消失,它们仍继续存在,它们是妨碍心灵成长永远的障碍。 只有解决“忽视问题”这一问题,才能走向下一步。
04
罗伯特·弗洛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抛开诗和远方的部分,放到现实里,这仅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每个人每天早上要出门的时候,在他面前都有两条路,一条是平坦的大道,旁边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不停有诱惑在招手;另一条则是通向高山的崎岖小径,布满荆棘,需要拿着砍刀、绳索才能踏上这条路,并且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大部分人,都选择走那条大道,因为不费脑子,不费力气,而且繁花似锦。只有少数人选择那条艰难的小路,因为他们想训练自己,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
选择少有人走的那条路,并不一定就有多么值得歌颂,就像那些攀登珠峰,骑行西藏的人,意义仅仅在于他们的选择。凡是难以完成的壮举,都需要一种自律精神,自律意味着对人性中某一部分欲望的约束,对享受的推迟满足,对问题的不逃避,对责任的主动承担,只有戒掉“懒”和“贪”,勇于向自我挑战的人才能体会到完成壮举带来的幸福感。
就算只是做好平庸的大多数,也需要留一个角落保持思考。即要肯定自我,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不然的话,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是过去经验的一再重复。
平凡又无趣的日子里,每个人能依靠的、最可靠的是意志力,只有它会拉着我们抗衡趋易避难的天性,拉着我们死撑,撑过一次又一次辛苦、笨拙、尴尬、恼羞、急躁、沮丧、失望……
奋斗的过程,一点都不美好,姿势通常都是难看的,可是我们只有咬咬牙,才能成为走到最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