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章唐昌周日走马观花一日游 1已转为仅自己可见,如有疑问可查看「消息 - 其他提醒」,你也可以 点此申诉
01
很久没有被锁文了,看到唐昌走马观花一日游被锁,怎么让我有一种自己有进步的感觉呢?已申诉,慢慢等解锁吧,看着时间还早,继续把郫县豆瓣博物馆看到老物件记录下。
说到四川,味蕾很真实的告诉你回锅肉好吃,不论是蒜苗回锅还是辣椒回锅,那个香啊,一下子吃三大碗饭肯定是没问题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说到回锅肉,那就离不开郫县豆瓣酱,走在郫县各个乡镇上,你都会看到不同名字的郫县豆瓣公司。
从唐昌战旗村十八坊转出来,大马路对面就是四川省蜀府郫县豆瓣有限公司,虽然隔着宽宽的大马路,但是豆瓣酱那特有的浓郁香味已经飘进鼻端,把肚子诱惑得咕咕响。
02
顺着马路向前,进入眼帘的郫县豆瓣博物馆满江红,一幅对联诠释豆瓣精髓:
郫县豆瓣百年弥香,蜀府故事千载流传。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蜀酱文明5000年延绵不绝的川菜之魂,集灵秀于一身的高山雪水,通过反复晾晒发酵,直到散发浓郁香气。
水车、石磨、坛坛罐罐,仿佛把记忆拉回原始的农耕时代。
可以想象一下,匠人的奇思妙想精雕细琢的工具,给那个落后年代带来的便利与希望。忙碌的人们借助这些工具,依托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变通,天时地利人和,把不易存储的物品,通过深加工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让生活有滋有味。
看到架子上这个竹编的簸筐,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让我想起母亲这个大字不识的乡村妇女。
每年端午节前后,都会涨大水,小时候的孩子们都喜欢光着脚去田坎缺口捉鱼,拿着竹编的撮箕,随着冲下往冲上一根田坎一根田坎走,等回到家里,基本就有半桶鱼。
地里的新鲜辣椒,家里母亲自制的豆瓣酱和酸菜,剖洗干净的鱼,浓香的菜籽油,在柴火的熊熊燃烧中,随着袅袅升起的蒸汽白烟,农家酸菜鱼那特有的香味就窜进鼻子深处,现在想起也回味无穷。
同样也是端午节前后,下雨天在家闲着,母亲会把家里种植的胡豆,先放在大铁锅里炒熟,直接放进装凉水的木桶,滚烫的胡豆滚进水桶里冰凉里,一阵阵白烟在噗噗噗的声音中袅袅升起。等木桶里水温降低,家里大人孩子一起上阵,左右开弓剥去胡豆外皮。
母亲会将自家石磨处理的小麦粉,与去皮胡豆混合上锅蒸。等温度降了后,加入街上买回的酒曲粉,调匀放入簸筐,摊平,盖上洗净的高粱叶,等充分发酵。
当揭开高粱叶,如果看到绿色菌毛长出,说明发酵好了,如果看到红色菌毛,母亲会非常高兴,红色预示着好运,然后每天母亲就会端在太阳下暴晒。
买回下酱需要的盐,等地里红辣椒成熟,摘来洗净切碎腌上。待父亲看个吉利日子,打来井水,按母亲以往经验,将晾晒后的豆瓣、辣椒、井水、盐按比例装进已经的坛子里,搅拌后放在太阳下继续自然晾晒发酵。
自小吃着母亲自制的饭菜调料长大,独有母亲的味道难忘。随着社会进步,哥哥的意思是发酵的菌毛致癌,随着母亲年龄增高,此后多年没有制作了,都是直接上街买买买。
随着科学发展,传统工艺因流程复杂、效率低下、市场见效慢等逐渐淘汰,但传统工艺下产物各有特色,那是机械化模子里出来的统一没法比拟。我们这一辈还有残存的记忆,等下一辈就全是历史。
酿法千古,酿出酱香浓郁;采天地灵气,吸日月精华。郫县豆瓣酱,在纯净的雪水,得天独厚土地生长的胡豆、辣椒,适宜的气候,紫外线强的阳光,长达一年的翻、晒、露的自然发酵中,酱香浓郁。希望在你以后的餐桌上,伴你天天好心情。